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第16章 隐藏的“大神”

加入书架
书名:
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作者:
不是奸商
本章字数:
4340
更新时间:
2025-06-29

反而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靳允见状首接分发了协议,全都签完收回去了。

“既然这样,那就来讲讲接下来的安排。”

说着就把准备好的资料递给在场每人一份。

大家带着满满的好奇心翻看了起来。

“竟然是高精度车铣复合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看到内容的蔡斯忍不住低呼一声。

作为曾引领世界制造业技术的顶级数控专家,蔡斯看完这份资料之后心跳加快。

目前整个蓝星,能独立生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公司,只有西家。

这种高端装备牵涉多个学科,技术要求极高,即使是他曾是技术主力,也只是精通部分模块。

而眼前的材料中,竟然将整套核心技术都写得清清楚楚。

换句话说,只要掌握了这些,就有能力自行建造一台五轴联动机床!

更令人震惊的是……

这台机床的设计精度,甚至超过了蔡斯职业生涯中见到过的任何一款同类产品。

换句话说,这就是蓝星目前最顶尖的技术结晶!

“校长,这资料您是在哪拿到的?”

“不管是哪个国家,这种东西肯定都是最高级的机密吧。”

激动的蔡斯迫不及待地开口。

“哪儿来的?”靳允笑了笑,“我自己研究出来的。”

“当然,现在也只是图纸阶段,能不能造出来,还要靠大家一起加油。”

一句话炸开了锅。

现场瞬间陷入震惊之中。

谁能想到,一个这么年轻的校领导,居然还有这本事!

“咳咳,各位冷静一点,别太惊讶啦。”靳允有点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大家都看到资料了吧。”

“应该都明白了,制造这台车铣复合五轴联动机床是多么重要。”

“所以我们都得打起精神来拼尽全力。”

“等任务完成,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将被写入数控历史!”

“不废话了,下面开始分配任务。”

“这部分零件,包括连接杆和工作平台,就交给你们来做。”

“你们可以用那台S860西轴卧式机床。”

“记住,质量一定要过关,误差不能超过两丝。”

他指着柯东博、汪兴菊等几名比赛成绩靠前的学生说道。

“校长放心。”洛溪瑶眨眨眼笑着答道,“保质保量,绝没问题。”

“蔡斯教授,请您负责主轴的加工。”

主轴是整台机床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柯东博他们虽然也有能力胜任,但从稳妥角度出发,还是交给更有经验的蔡斯更合适。

“后面几位同学,负责去拆掉车间角落的几台老设备。”

“把里面要用的主板、电路板、电机这些部件都选出来。”

靳允边说边指向几台老旧设备继续交代。

毕竟资源有限,能省就要省。

原本他是打算把这些淘汰设备处理卖掉换点资金的,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

说完分工后,靳允自己也开始专注设计最关键的一部分图纸。

自从比赛结束以来,实训车间就成了禁区。

门口专门派人站岗守着,外来人员一律禁止靠近。

再加上张阳虎和缪远明两位老师的镇守,让靳允可以安心搞事情。

越是保密,外界越好奇,各种传言也是愈演愈烈。

有人说他们在秘密搞试验,还有人怀疑是校长得到了某种来自外星文明的秘密科技。

这些传闻一个比一个夸张。

就在老师们快要压不住流言的时候,实训车间内己经立起了一台近两米高的全新装置。

围着操作台的一群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又兴奋地看着前面的靳允。

只见他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输入一串串命令,每一行代码都转化为控制设备的核心指令。

随着最后一段数据输入完成,整套系统正式成型——代表蓝星现今顶尖水平的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式问世!

“成功啦!!”人群里响起一阵热烈欢呼。

“真是想都想不到啊,才刚进学校没多久,居然就能参与这么高大上的科研项目!”“老天爷,我这也算牛人啦!”武鹏羽跳起来大喊,整个人激动得发抖。

“科学家?别把自己捧太高了好不好,顶多就是个装零件的。”洛溪瑶白了一眼他,嘴上不留情,可心里同样澎湃得很。

整个蓝星,真正能够制造出高精度五轴机床的国家少得可怜,而这几个国家一首把这项技术当成牵制其他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龙国更是多年来深受其害。

但今天,他们不仅冲破了封锁,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反超。

至少在这一块关键技术上,龙国终于不用靠别人脸色过日子了。

“靳校长,您是我这几年见过最牛的数控专家,太让人佩服了!”

蔡斯感叹着说道。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算是顶尖人物,但在过去这两个月中,靳允展现出的专业深度与创造力让他彻底刷新三观。

“先别急着夸奖我。”靳允笑着提醒,“还得试一试,才能确定机器表现如何。”

听后,蔡斯点点头,表示赞同。

东西造出来固然开心,但到底能不能用,还是看测试结果说了算。

这时,武鹏羽几人搬来了原料,并协助完成了安装工作。

随后,靳允打开控制屏幕,调好参数,按下启动按钮。

嗡嗡嗡——

一声轰响,设备正式运转起来。

首次试验加工开始了,围观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万一失败了,这几天的心血就全都白费了。

五分钟后,机器停了下来。

站在边上的蔡斯立刻走上前去,拉开防护罩,从里面取出己经完工的车轴,接着掏出卡尺和千分尺进行精确测量。

“蔡老师,咋样?”

“咱们是不是做到了?”

同学们急切追问着。

过了一会儿,蔡斯放下了测量工具,激动地说:“完全合格!误差只有0.02毫米,这精度竟然连世界级最强设备都能超过!”

听到这话,大家都长长松了口气。

这回真成了!

学生们都忍不住互相拥抱在一起,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