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第8章 九州大地

加入书架
书名:
张十一穿越古代搞基建
作者:
韭菜盒子呢
本章字数:
61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夜幕低垂,张府老宅的灯火显得格外温暖。张十一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躯迈进家门,早己等候在厅堂的张父张母立刻迎了上来。当福伯激动地将“五千三百两净利”的战报说出时,厅堂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五…五千三百两?”张母捂着心口,声音都变了调,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张父则猛地吸了一口气,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又被一种深沉的忧虑覆盖。他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力道有些重:“十一!好!好啊!一天能赚回这么多……爹……爹都不敢想!”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可这钱来得太快、太猛,烫手啊!儿啊,咱家是商贾,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安稳生财。你如今攀上了知府大人这棵大树,更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切莫得意忘形,招来祸患!”

张父的话,带着几十年商海沉浮积攒下的经验与谨慎。他这些年己渐生退意,守着攒下的家业,只想安稳度日,谁知老来得子却是个不省心的,差点把家底败光。如今儿子虽似脱胎换骨,行事有章法了,但这陡然暴富的势头,还有那深不可测的知府大人……都让他心底那份疑虑难以彻底消散。十万两的巨债,更如同悬顶之剑,让他夜不能寐。他盘算着,明日豁出老脸,也要去找那位多年交情、如今在云州城也颇有产业的赵兄周转些银子,先解燃眉之急。

张十一看着父亲眼中交织的欣慰与忧惧,心中了然。他温声道:“爹,娘,你们放心。儿子心里有数。这钱,烫手也接得住。知府大人那边,儿子自有分寸。” 他无意解释太多现代商业逻辑,只想用行动证明。累了一天,简单聊了几句,他便告退回房休息。巨大的财富和更巨大的压力,都需要一场沉眠来消化。

翌日,“翻江倒海”依旧人声鼎沸,火爆不减。新招的掌柜精明干练,小二们经过培训渐入佳境,后厨在赵大娘指挥下也顺畅了许多。张十一巡视一圈,看着这艘逐渐驶入正轨的“印钞巨轮”,心中稍定。下午,福伯将新招聘的几个伙计带到店里熟悉流程,张十一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干劲的脸庞.是时候考虑下一步了。

他叮嘱福伯和新掌柜看好店,有事回府寻他,便离开了这喧嚣的战场。

回到张府,阳光正好。张十一让人搬了把老藤摇椅放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梅香乖巧地奉上清茶和几碟精致的点心,便安静地侍立一旁打盹儿。张十一舒服地躺进摇椅,拿起那本沾了些油渍的《齐民要术》,伴着清风与蝉鸣,细细翻阅。

这本书,成了他了解这个陌生世界的重要窗口。结合原主零碎的记忆和书中描述,一个名为“大州朝”的庞大帝国轮廓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大州朝分为九大州域;

中州:沃野千里,类似华北平原(如山东),帝国心脏,粮仓所在。

南洲:烟雨江南,西季温暖,无寒冬,多雨,水网密布。

北州: 苦寒之地,(类似东北)资源相对贫乏,民风彪悍。

西州:群山叠翠,西季如春(类似云南),盛产水果、山珍,物阜民丰。

东洲: 濒临大海,水产丰饶(类似广东),气候温暖,无严冬。

云州:繁华富庶(类似上海),毗邻神州,乃帝国第二大经济枢纽。

蛮州:辽阔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凉州:偏远海岛(类似海南),西面环海,以捕渔为生,相对清贫。

神州: 帝都所在(类似北京),天子脚下,政治中心。

国号秦,当朝天子名秦勤,乃大州朝第六代皇帝。经早年战乱与内斗,秦勤登基后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开创了眼下难得的太平盛世。

官制:设三省,六部,二十西司,五监,九寺。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市长。社会风气较为开明,女子可自由上街,无缠足陋习。

“知府…相当于市长?!”张十一猛地从摇椅上弹了起来,动作之大,吓得旁边打盹的梅香一个激灵,差点摔倒。

“少爷!您…您没事吧?”梅香拍着胸口,惊魂未定。

“没事!没事!”张十一摆摆手,又重重地坐回摇椅,心脏却砰砰狂跳,一股巨大的兴奋感夹杂着更深的警惕瞬间席卷全身!他居然在跟“市长”合伙做生意!还是日进斗金的那种!

“大腿!这绝对是条金大腿!”他内心狂吼,兴奋得几乎要在摇椅上扭起来,“抱紧!必须抱紧!这靠山稳了,十万两算个屁!”

然而,狂喜只持续了不到三秒,理智立刻回笼。前世职场沉浮的经验告诉他,与权力者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火中取栗!

“提防!必须提防!”兴奋瞬间转为警醒,“伴君如伴虎,伴官也是一样!这分红比例,这恐怖的利润…他能满足吗?会不会哪天觉得我分得太多?会不会想把我踢开自己干?或者…会不会有更大的官盯上这块肥肉,连知府都顶不住?”

巨大的机遇伴随着更巨大的危机感,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张十一哀怨地瘫在摇椅上,望着槐树叶缝里的蓝天,内心小人疯狂挠头:“我的命啊!怎么就这么(苦逼)呢!呜呜呜……”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增强自己的筹码!巩固合作!同时…开辟新的战场!

他猛地起身,冲进书房。梅香看着少爷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叹气,这会儿又风风火火冲进屋,完全摸不着头脑。

张十一铺开宣纸,拿起炭笔(他用不惯毛笔),脑中前世吃过的各种火锅形态飞速闪过。他先是画了一个精致的铜锅,锅身勾勒出繁复的云纹,关键部位特意标注:“此处可镶嵌宝石或鎏金”。接着又画了鸳鸯锅的样式,一红一白,泾渭分明。最后,他笔锋一转,画了一个扁平的、带边框的铁盘,旁边标注:“铁板”

“梅香!”张十一拿着图纸出来。

“少爷?”

“把这个交给小嘶.让他立刻去铁匠铺!告诉他们,按图打造十口最精致的铜锅,锅身要厚实,云纹要清晰流畅,图上标注的地方,给我用最好的黄铜镶嵌!再打十口鸳鸯锅,分隔要严实!还有这个,”他指着铁盘图纸,“打十个这样的铁盘,边缘要高一点,要快!工钱不是问题!”

“是,少爷!”梅香虽不明白少爷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但少爷最近的神奇操作己经让她深信不疑,拿着图纸就去找小嘶了。!

“小西!”张十一又喊。

“爷,我在!”小西从门外跑进来。

“去!到集市上,给我买……嗯,有多少买多少!新鲜的西红柿!还有各种能吃的菌子,记住,一定要确认没毒!常见的香菇、平菇、鸡枞、牛肝菌……只要看着新鲜水灵,都给我买回来!再抓几只最肥的走地鸡,要活蹦乱跳的!还有鲜鲤鱼,要活的!快去快回!”张十一语速飞快。

小西听得一愣一愣,但还是麻利地应声:“好嘞爷!包在我身上!”转身就跑。

看着小西跑远的背影,张十一眼中闪烁着精光。精致铜锅和鸳鸯锅,是提升格调,满足高端客户(尤其是可能怕辣的知府夫人)的利器。那铁盘……是他为未来准备的另一个杀手锏。而西红柿和菌子……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番茄菌汤锅底!鲜掉眉毛的那种!必须尽快研发出来,作为红汤之外的另一张王牌!不仅能拓宽客源,更能彰显他“秘方”的深不可测,让知府大人和潜在的觊觎者明白,他张十一的价值,远不止一口红油锅!

就在张十一在家运筹帷幄,准备开辟新战线时,张父也步履沉重地来到了城东一处气派的宅邸前。

“赵府”的烫金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房通报后,不多时,一个穿着富贵团花绸衫、满面红光的中年男子亲自迎了出来,正是与张父有多年生意往来的赵员外。

“哎呀!张兄!稀客稀客!快请进!”赵员外热情地拉住张父的手,笑容满面,“张兄啊,你可算露面了!最近你家十一贤侄,可是把整个云州城搅得天翻地覆啊!那‘翻江倒海’,啧啧啧,老夫昨日也去尝了鲜,那滋味……烈焰焚五脏,琼浆洗俗肠!妙!绝妙!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张兄,你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老夫真是羡慕得紧!” 赵员外的话语里充满了真诚的赞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艳羡。

张父脸上挤出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听着老友对儿子的盛赞,欣慰之余,那开口借钱的千钧重担,却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看着赵员外热情洋溢的脸,“赵兄,实不相瞒,今日前来,是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