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危机总算过去了。
一切回到原来,府内开始正常运转,但相对以前,毕竟差了许多。在这次应对危机中,宝玉起到很大作用,还有就是妙玉。
黛玉在梳理宝玉情绪、稳定宝玉心态方面也起到很多作用。
老太太在贾府危机解除后的当日,病就好了一大半,她把贾政喊来,决定要给他们几个一些奖励。
贾政匆匆来到贾母房中,见贾母气色果然好了不少,心中也宽慰许多。
贾母靠在榻上,神色和蔼却又透着几分郑重,缓缓说道:“政儿,这次贾府能渡过难关,宝玉和妙玉功不可没。宝玉虽平日里行事有些乖张,但关键时刻竟也能想出那般法子,为贾府解了燃眉之急。妙玉虽是出家人,却也在这等大事上尽心出力,实是难得。”
贾政躬身应道:“母亲所言极是,宝玉此次确实让孩儿刮目相看,妙玉师傅亦是仁义之人。母亲既有意嘉奖,孩儿自当遵从。”
贾母思索片刻,道:“先说说宝玉吧。我想着,给他多添些月例银子,再从府里的庄子中拨一处给他,让他也好学着打理些产业,日后也好撑起贾府的门面。再者,给他寻个好先生,专门教导他经世致用之学,莫要再整日只知道在女儿堆里混。”
贾政忙道:“母亲此举甚是妥当。宝玉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担起些责任,学习些正经本事。只是这寻先生一事,还需谨慎。”
贾母点点头,又道:“至于妙玉,她乃方外之人,金银之物怕是不放在眼里。我打算着,给她的庵堂再重新修缮一番,多添些供奉,再寻些上好的佛经、法器赠与她,也算是表达咱们贾府的一番谢意。”
贾政应道:“母亲考虑周全,如此安排,妙玉师傅想必也会领情。”
还有黛玉,我很心疼她。我看到有她在的场合,宝玉都很乖,也很听她的话,实际上,在这次贾氏危机中,她起到一个内助的作用,我想给她一个名分,但现在藏着,等成熟了再说,先送他一只翡翠手镯吧……”
贾政听了点头,母亲要藏着的事,他心中也有数,一切都要等宝玉有能力再说。
这边贾母和贾政商议着奖励之事,那边宝玉还在怡红院浑然不知。他正和晴雯、麝月等丫鬟们嬉笑玩耍,晴雯拿着一把扇子,故作娇嗔道:“宝二爷,您这次可真是威风了一把,听说老太太都对您赞不绝口呢。”
宝玉笑着挠挠头,道:“我不过是碰巧想到那些法子,也是大家一起努力,才让贾府渡过难关。再说了,老太太一向疼我,些许夸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麝月在一旁抿嘴笑道:“二爷可别谦虚了,这次的功劳可不能埋没。说不定啊,老太太一高兴,又有什么好事赏给您呢。”
正说着,袭人从外面进来,笑着说道:“宝二爷,老爷派人来传话,让您收拾一番,去老太太那儿呢,想来是有好事。”
宝玉一听,来了兴致,连忙整理衣衫,往贾母处走去。一路上,他心里暗自琢磨,不知老太太究竟要给自己什么奖励。
到了贾母房中,宝玉先给贾母请了安,又给贾政行了礼。贾母看着宝玉,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说道:“宝玉啊,这次贾府能平安,你可是出了大力气。我和你父亲商议了,给你添些月例银子,再拨一处庄子给你,往后你可要学着好好打理。另外,还会给你寻个先生,教导你学问。你可莫要辜负了我的一番心意。”
宝玉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忙不迭地磕头谢恩:“多谢老太太,多谢父亲。孙儿一定好好学本事,不辜负老太太的期望。”
贾母又笑着叮嘱道:“你得了庄子,可别只当是玩乐的地方,要用心去经营。还有那先生,你也要虚心向他请教,莫要再贪玩误了正事。还有,这次消融危机,黛玉也起到内助作用,其它的先不说,赠她一副和田玉手镯吧!”
宝玉连连称是。贾政在一旁看着,心中也盼望着宝玉能借此机会,有所长进。
这边宝玉领了赏赐满心欢喜,那边李纨、探春等姐妹听闻宝玉、黛玉都得了奖赏,也都聚在稻香村谈论起来。
李纨笑着说道:“宝玉这次确实做得不错,老太太和老爷赏他也是应该的。只是不知那妙玉师傅,老太太会如何嘉奖。”
探春聪慧,接口道:“妙玉师傅乃出家人,想来老太太会从与佛相关的事物上赏赐。说不定会给她的庵堂修缮,或是送些珍贵的佛经之类。”
众人正说着,惜春也来了,她本就与妙玉交好,听了这话,脸上露出几分欢喜:“若是如此,妙玉师傅定会欢喜。她一向潜心礼佛,那些上好的佛经和法器,想必是她梦寐以求的。”
且说那妙玉,回到庵堂后,依旧每日参禅诵经,对于贾府的事情并不十分在意。然而,没过几日,便有贾府的管家来告知她,贾母有意为庵堂修缮并赠送佛经法器。妙玉听闻,微微颔首,口中念了声“阿弥陀佛”,心中对贾母的这份心意,也多了几分感激。
黛玉拿到老太太送的玉镯,心中非常高兴。倒不是为了一只玉镯,而是“老太太他们终于看到她起的作用。”
贾府因这次危机的度过,以及对宝玉、妙玉的嘉奖,气氛渐渐从之前的阴霾中走了出来,有了几分往日的生气。只是,经历了这番波折,众人心中也都明白,贾府虽暂时安稳,但往后的日子,依旧需要小心经营,不可再如从前那般肆意挥霍。
宝玉得了庄子后,便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他叫上茗烟,主仆二人骑马出了府。一路上,春光正好,路边的桃花灼灼,柳树依依。宝玉看着这春日美景,心情格外舒畅。
到了庄子,庄头早己得知消息,在门口恭敬地迎接。宝玉看着眼前的庄子,虽比不上贾府的奢华,但也有几分田园的质朴气息。庄头带着宝玉西处查看,介绍着庄子里的田地、房屋、牲畜等情况。
宝玉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暗暗想着,定要把这庄子打理好,不辜负老太太的期望。他还和庄头商议,要在庄子里种些奇花异草,再建一个小小的书斋,闲暇时便可来此读书、休憩。
从庄子回来后,宝玉便开始期待先生的到来。他想着,若能遇到一位学识渊博又风趣的先生,那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或许也不是那么枯燥的事。
而贾府这边,因要给妙玉的庵堂修缮,管家们也忙碌起来。采买材料、安排工匠,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纨、探春等姐妹,偶尔也会关心一下修缮的进度,想着等修缮好了,也去庵堂拜访妙玉,感受一番焕然一新的景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宝玉在期待中,终于等来了先生。这位先生姓林,名启蒙,是贾政早年的好友,学识渊博,为人谦和。
林先生初见宝玉,见他虽生得眉清目秀,但身上还带着几分孩子气,心中便有了打算。
林先生给宝玉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不仅教授他西书五经,还会给他讲解当下的时事政治,以及为官之道、商贾经营之法等。
宝玉一开始还觉得新鲜,学得颇为认真。然而,没过几日,那些枯燥的学问便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这日,宝玉趁着林先生有事外出,偷偷溜出书房,跑到园子里找姐妹们玩耍。正巧遇到黛玉在葬花,宝玉见她神情哀伤,手中拿着花锄,将那飘落的花瓣一一埋入花冢。
宝玉心中不忍,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妹妹,你又为何如此伤心?这些落花,随它去了便是,何苦这般费神。”
黛玉抬眼看了他一下,嗔道:“你懂什么!花开花落,如同这世间的兴衰荣辱。今日这些花儿飘落,若不将它们掩埋,任其被风卷去、被泥土践踏,岂不可惜。”
宝玉听了,心中一动,觉得黛玉这番话竟别有深意。他想着,贾府前些日子不也如这飘落的花儿一般,经历了危机。如今虽暂时安稳,但往后又当如何?
正想着,林先生派人来寻宝玉,宝玉无奈,只得与黛玉告别,回去继续学习。
一路上,他心中还在思索着黛玉的话,也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再如此贪玩,要好好跟着林先生学习,为贾府的未来出一份力。
而在庵堂这边,修缮工程进展顺利。
工匠们手艺精湛,将庵堂的每一处都修缮得精致美观。新添的供奉摆放整齐,那几本珍贵的佛经,也被妙玉郑重地放在佛堂的案几上。
庵堂修缮好后,贾母带着众人前来上香祈福。
妙玉亲自迎接,她看着焕然一新的庵堂,又看着贾母等人,心中感慨万分。
此次贾府之行,让她与贾府众人结下了更深的缘分,虽她身为出家人,本应六根清净,但这份情谊,却也让她心中泛起了丝丝暖意。
贾府在经历危机后的这番变化,让众人都有了新的感悟和成长。
宝玉在林先生的教导下,虽偶有偷懒,但也渐渐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姐妹们在这过程中,也更加珍惜贾府如今来之不易的安稳;
而妙玉,在这红尘与佛门之间,也找到了一种别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