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第11章 围平壤苏定方久攻不下 遇暴雪唐军无奈班师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296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白江口水战的硝烟尚未散尽,百济的残垣断壁间,大唐的战鼓己朝着东北亚的最高峰轰然作响。乾封元年的深秋,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十万水陆大军旌旗蔽日,铠甲映着夕阳,仿佛流动的金色长河。苏定方身披玄铁连环甲,腰间悬挂的湛卢剑在晨雾中泛着冷光,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望着新罗使臣献上的高句丽山川图,指尖抚过平壤城的标记,眼中闪过鹰隼般的锋芒,皱纹里都藏着征战西方的锐气。

大军沿黄海北岸疾进,战船破浪前行,扬起的水花在寒风中凝成冰珠。苏定方以雷霆之势连破沙卑城、蛇水栅,每破一城,便在城头插上绣着 “唐” 字的大旗,猎猎作响,震慑西方。当唐军的云帆出现在大同江口时,高句丽朝野震动。平壤城上,高句丽王高藏紧握雕弓,望着黑压压的唐军舰船铺满海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身后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恐之色。这座依山傍水的都城,城墙由三尺厚的玄武岩堆砌,历经数百年修筑,城头望楼林立,三十六座烽火台如钢铁巨臂环护西方,城下护城河结着薄冰,更添几分森严。

首战在朔风呼啸中展开,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在士兵们的脸上。唐军的撞车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云梯如雨后春笋般竖起,士兵们呐喊着攀爬而上。高句丽军将煮沸的桐油从城垛泼下,滚烫的桐油瞬间点燃了云梯,数十名唐军瞬间被烈焰吞噬,惨叫声回荡在城墙之下。苏定方亲率玄甲军冲锋,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却见城头突然展开数百面绘着三足乌的战旗,万箭齐发间,唐军的盾牌阵竟被射得千疮百孔,箭矢如雨点般落在地上,密密麻麻。当夜,三百高句丽死士身披兽皮,借着月光攀绳而下,他们行动敏捷,如鬼魅般潜入唐军营地,纵火焚烧唐军粮草辎重。冲天火光中,苏定方怒斩失职裨将,眼中血丝密布,长剑挥落,溅起的血珠在寒夜中凝成冰晶。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初雪掠过鸭绿江时,平壤城外己竖起九座营垒,营垒间壕沟纵横,布满陷阱。唐军的鹿角阵与高句丽的拒马桩犬牙交错,每日都有小规模冲突,箭矢纷飞,喊杀声不断。但当暴雪彻底封山时,形势急转首下。士兵们蜷缩在结冰的营帐里,铠甲与皮肤粘连,每一次挪动都钻心地疼,呼出的白气在眉睫凝结成霜。更致命的是,从幽州运来的粮草车队在长津湖遭遇雪崩,二十万石军粮沉入冰湖,押运粮草的士兵们被大雪掩埋,只留下几面残破的军旗在风雪中飘摇。而城中的高句丽军民却在暖炕前烘烤着鹿肉,将融化的雪水灌入陶罐储备,孩子们在屋内嬉笑打闹,全然不知城外的危机。

苏定方站在中军大帐,看着冻得发紫的军报,手指无意识地着剑鞘上的饕餮纹,眉头紧锁。斥候传来消息,新罗援军因雪灾滞留熊津城,而高句丽的靺鞨援军正绕道千里驰援,马蹄声仿佛己在耳边回响。帐外,受伤的战马发出哀鸣,马蹄在冰面上打滑的声响,如同死神的叩门声,寒风呼啸着灌进营帐,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撤军令下达时,营垒里响起压抑的啜泣,士兵们看着熟悉的营帐、兵器,眼中满是不舍与不甘。苏定方骑在战马上,望着被雪雾笼罩的平壤城,城楼上的高句丽军旗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这支铩羽而归的大军。他忽然摘下头盔,任凭风雪拍打苍颜,对身边副将道:“记住今日之耻,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定要让平壤城头飘起大唐的日月旗!” 话音未落,一阵狂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模糊了众人的视线。

这场持续百日的围城战,虽然未能攻克平壤,却如利刃般撕开了高句丽的防线。唐军摧毁其外围三十余座城寨,斩杀三万余人,更令高句丽精锐尽失,城中人心惶惶。苏定方不会想到,三年后,薛仁贵的白衣军将踏着他的旧路,在金山之战大破高句丽二十万主力,而平壤城最终在唐罗联军的夹击下轰然倒塌,将东北亚的版图重新绘上大唐的色彩,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终于得以安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