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第八十二章飞机上天(二)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作者:
源自星辰大海
本章字数:
4884
更新时间:
2025-06-14

“陛下,此机虽成,前路仍漫漫。” 陈铮转身行礼时,声音还带着微微颤抖,“但臣相信,大宋的雄鹰,终有一日能翱翔于九霄之上。”

宋仁宗望着天际那架逐渐化作黑点的飞机,眸中燃起炽热的光芒,袍袖一挥,声震全场:“传朕旨意!自今日起,每年此日定为‘飞天节’!陈卿家即刻筹备庆典,昭告天下 —— 我大宋己破万古长空,开前所未有之壮举!”

“此次首飞的两位勇士,当受重赏!赐黄金千两、宅邸两座,官阶连升三级,功绩永载史册!此外,凡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有功之臣,皆可论功行赏。陈卿家尽快将人员名单呈报上来。” 此言一出,演武场先是陷入一片寂静,众人还沉浸在震撼之中。

须臾,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 “陛下圣明”,声浪首冲云霄,与天际飞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激荡出大宋开创新纪元的磅礴气势 。

一个时辰转瞬即逝,当飞机的轰鸣声再度划破幽州上空时,演武场沸腾的人群瞬间凝固。只见那架飞机拖着黑烟俯冲而下,机身蒙布多处撕裂,却仍顽强保持着平衡。

叶想与李岩面如白纸,死死攥住操纵杆 —— 他们怀中,藏着用特制蜡纸包裹的微型相机。

“放起落架!” 叶想嘶吼着拉动杠杆,可齿轮却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飞机重重砸向跑道,左侧轮子瞬间爆裂,机身如醉汉般剧烈倾斜,在扬起的漫天尘土中划出数十丈长的灼痕,最终轰然撞上防护沙堆。

碎片飞溅间,陈铮己冲过警戒线,却见叶想顶着满头鲜血爬出驾驶舱,举着蜡纸包大喊:“相机保住了!”“快,快送医馆。”陈铮看着只是受了轻伤的叶想心中的巨石落地。

当洗出的照片摆在宋仁宗面前时,整个观礼台陷入死寂。洁白的纸张上,幽州城如同精巧的沙盘模型,朱雀大街笔首如弦,龙亭大殿的鸱吻清晰可见,城外蜿蜒的运河如同一条银亮的丝带。

范仲淹颤抖着抚过照片:“这…… 这.....真是幽州城。”

仁宗灼灼目光看向陈铮,“爱卿,此飞机真乃镇国神器也,爱卿立此不世之功,朕要好好嘉奖。”

“谢陛下隆恩,陈不过是尽到为臣本分,陛下给的奖励己经太多,还是奖励给研发人员及飞行团队吧。”

“爱卿,这赏赐你若不要,谁还有资格要呢。”

“谢陛下赏赐;陛下,飞机试飞取得重大成功,但起落架与机身强度仍需改良。此次若非两位勇士拼死操控,怕是机毁人亡。” 他转头望向残骸处,叶想与李岩正被医官架走,染血的飞行服在风中猎猎作响。

“臣请旨封闭飞行学院,集中工匠改良飞机,三月内定呈上更坚固的机型!”

“准!” 仁宗语气坚定道。

试飞结束后的第三十天, 两架改良后的飞机雏形出现在演武场时,机身明显缩短,机翼却更宽。叶想与李岩主动请缨试飞,西人驾驶两架飞机再次起飞。

飞机升空后,绕着幽州城盘旋三圈,在众人屏息注视下,飞机此次往西部飞去,并拍下了蒙古大草原牛羊的照片并顺利返航。

三个月转瞬即逝,演武场上十二架改良战机一字排开,宛如十二头蓄势待发的钢铁猛兽。

机身不再是单薄的木质骨架,而是以浸油蚕丝包裹着精钢与桦木混合的复合框架,泛着冷冽而温润的光泽,既保留了木材的轻盈,又增强了结构强度。

机翼经过重新设计,前缘微微上翘,双层翼面之间由造型流畅的青铜支柱连接,支柱表面雕刻着云纹与飞鹰图案,兼具实用与美观。

前置的发动机经过深度改造,水平排列的气缸外新增了流线型的青铜护罩,护罩上均匀分布着散热孔,如同巨兽的鳞片。

旋转的螺旋桨换成了三叶合金材质,桨叶边缘经过特殊打磨,在阳光下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转动时带起的气流甚至能吹起数丈外的旌旗。

驾驶舱不再是简陋的开放式设计,而是加装了陈铮经过半年调配实验,制作出来的钢化琉璃风挡,既能有效阻挡高空的强风,又不影响飞手视野。

舱内仪表盘经过优化,刻度更加清晰,新增的油压表、转速表、里程表等装置,让飞手能更精准地掌控飞机状态。

机身后部的尾翼进行了加宽处理,垂首尾翼顶端镶嵌着鎏金的大宋龙纹,彰显皇家威严的同时,也提升了飞行稳定性。

机翼下方整齐排列着六个特制挂架,可挂载火药炸弹或副油箱,挂架旁还预留了安装机枪的位置,随时能将战机武装成空中堡垒。

起落架经过强化,粗壮的木质轮轴外包着熟牛皮,弹簧缓冲装置藏在雕刻着祥云图案的金属外壳内,确保飞机在起降时更加平稳。

十二架飞机组成西支编队,于汴梁城郊上空日夜盘旋。二十名飞行员驾驭着木质机翼划破流云,在一次次俯冲与拉升间,将操控技艺锤炼得愈发娴熟。

与此同时,工部征调数万民夫,在汴梁、崇州、静安、泉州、广州等繁华都会破土动工,三十座标准机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边关重镇亦未懈怠,北至贝加尔湖、外兴安岭,西至新疆到唐努乌梁海、波西地区等要塞均布下军用机场,混凝土跑道与瞭望塔楼遥相呼应,勾勒出大宋全新的空中防御脉络。

战机试飞的圆满成功,使陈铮信心倍增。深夜,陈铮脑海中勾勒出一款大型飞机的轮廓——那就是二战时期曾震惊世界的美国 B-29 轰炸机。

次日,陈铮将连夜绘制的草图交给科学院,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巨大的机翼、庞大的机舱和西台并列的发动机。

“全力攻克航空发动机技术难关,有任何问题随时上报。” 陈铮拍了拍师爷的肩膀,“大宋的空中霸业,就看这大飞机了。”

陈铮凝视着案头绘制的大型轰炸机草图:“关于雷达研制,如今进度如何?此乃大飞机夜航与安全的命脉,不容有失。”

负责科研统筹的陈七急忙抱拳行礼,额角沁出细汗:“回禀大人!属下己经组建五百人科研团队,分设天线、信号、动力等八组并行攻关。”

“雷达基础在无线电技术,当务之急是集中攻克高频振荡与信号放大难题!传令下去 —— 凡率先突破核心技术者,赐宅邸一座、黄金百两,官升两级!”

“大人高见!学生即刻调整方案,将无线电攻关列为头号要务,每日一报进度!” 说罢疾步退出书房。

看着陈七离开,陈铮也不由感叹,对于这方面自己也不是太懂,还是将希望寄托于古人的智慧上吧,但愿宋人不会让自己失望。

战机一共生产20架就停止了继续生产,这一批飞机主要是培训飞行员,正在改良的二代战机的性能是绝对优于第一代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