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齐都城内,百姓惊恐地望着天空中弥漫的黑烟,远处传来的爆炸声让大地都为之颤抖。
大宋号主舰上,赵勇看着溃败的三佛齐舰队,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目标,三佛齐都城,开炮!” 霎时间,大宋号左翼九门主炮齐声轰鸣,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剩余九艘军舰主炮同时射击。
城墙在炮火中轰然倒塌,房屋燃起熊熊大火,惨叫声、哭喊声回荡在都城上空。
仅仅一个时辰,曾经繁华的都城便化为一片废墟。
硝烟未散,大宋号舰队缓缓靠近苏门答腊岛第一大港巨港。
赵勇一声令下,舱门大开,一辆辆装甲战车轰鸣着驶出,整整一个合成旅的大宋精锐如潮水般涌上岸。
铁柱迅速做出部署,部队分成多个小队,向都城各个要点突进。
三佛齐残余的士兵试图抵抗,但在大宋军队的钢铁洪流面前,如同螳臂当车。
大宋士兵手持突击步枪,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敌军,不到半日,三佛齐势力全部瓦解。
赵勇与爪哇国世子驾车缓缓驶入三佛齐王宫。三佛齐国王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昔日的威严荡然无存。
爪哇国世子死死攥着刀柄,俯视着蜷缩在王座残骸旁的三佛齐国王,眼中燃烧着愤怒的仇恨。
“三佛齐你纵兵屠戮王宫,连襁褓中的婴孩都未能幸免!今日血债,该清了!” 话音未落,在凄厉的惨叫声中,世子大仇终于得报。
世子踉跄着扶住鎏金立柱,转身面向马上的赵勇,单膝重重跪地。
“此仇得报,全赖大宋天兵相助!从今往后,爪哇国上下愿永为大宋藩篱,马首是瞻!”
“世子请起,这全是我大宋之神威,末将不过是奉命执行, 来人速速电台向汴梁汇报,大宋号大捷!”,“遵命!”
北宋景祐六年夏,爪哇国向大宋称臣,成为宋朝藩属国,并将苏门答腊岛及周边诸岛进献给大宋王朝,宋仁宗遂赐其在万隆一带重新建国。
消息迅速传遍南洋,各国震惊不己,大宋海军的恐怖战力让他们彻底折服。
爪哇国世子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大宋不仅帮他复国,更展现出了足以震慑整个南洋的力量。
自此,大宋在南洋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上商路畅通无阻,各国纷纷遣使朝贡,心甘情愿地成为大宋的藩属。
捷报传回汴梁,大宋一举夺得吕宋岛之外的第二块海外飞地 —— 广袤的苏门答腊岛,更将马六甲海峡这一咽喉要道纳入掌控。
消息一经传开,整个汴京城沸腾如鼎,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庆贺,酒楼茶肆间尽是议论此战辉煌的激昂之声。
宋仁宗龙颜大悦,当即下诏:举国大庆三日,以彰此不世之功!此次跨海用兵,不仅向西海诸国展现了大宋水师排山倒海的军威,更以雷霆之势震慑周边。
将近 48 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与关乎天下商运的马六甲海峡纳入版图,自此南洋格局焕然一新,大宋的声威如日中天,光耀万里海疆。
文德殿内,陈铮展开苏门答腊岛地图,指尖落在马六甲海峡处。
“陛下,此地乃东西洋咽喉,唯有常驻精兵、广迁子民,方能永固疆土。”
图上蜿蜒的海岸线旁,朱砂标记的港口星罗棋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宋仁宗凝视地图:“爱卿所言甚是,准奏!此事由爱卿全权督办,务必让大宋旗帜永立南洋!”
诏令如惊雷传遍九州。幽州的燕赵子弟,青州的渔家汉子,开封城的工匠们。
两湖的稻农、江浙的商贾、陕西的猎户、西川的茶商,
五十万移民拖家带口,汇聚成浩浩荡荡的迁徙洪流。
大宋朝各地的港口每日舟楫往来,满载农具、耕牛与种子的商船接连启航,桅杆上的 “宋” 字旗连成赤色云霞。
南宋都护府的设立大典在巨港举行。陈铮拿出宋仁宗御赐的鎏金虎符时,海港内二十艘神舟战舰齐声鸣炮。
十艘玄铁色军舰如同蛰伏在巨港的钢铁巨兽,舰首的重炮如同猛兽獠牙般昂起,在暮色中折射出冷冽的幽光,就连涨潮时拍击码头的浪花,都像是在这股威压下畏缩退去。
苏门答腊岛对岸,凌牙斯加的雨林在血泪中呜咽。高脚屋的残骸仍在闷燃,焦黑的梁柱间散落着锡饰残片,那是妇女们被夺走的传家宝。
北部政权的铁链拖着可怜的青壮年消失在密林深处,矿场的方向传来阵阵鞭笞声。
当大宋海军的火炮将三佛齐的宫墙轰成齑粉,消息很快传到对岸的老族长耳中。
一艘裹着棕榈叶伪装的独木舟,趁着夜色渡过海峡而来。老族长青筋暴起的双手死死攥着血书,兽皮上面刻画的惨状 —— 被焚毁的村寨、戴着镣铐的族人、扬起的屠刀。
老族长踉跄着扑倒在玄铁舰舷,额头重重叩击冰冷的甲板,苍老的声音混着海浪震颤:“天兵在上!凌牙斯加愿献山河,只求荡平豺狼!”
当夜,加密电台奏折迅速上报枢密院,垂拱殿内,陈铮将奏折交给仁宗皇帝,仁宗皇帝猛地拍案而起。
“一群禽兽!爱卿,南洋诸务,着都护府便宜行事,勿负海外苍生!”
三日后破晓,引擎轰鸣声撕裂云层,三架翼展如鹏的改良运载飞机从广州港挂弹起飞,弹舱开启的刹那,马来半岛北部腾起接天烈焰。
与此同时,陈铮麾下 “大宋号” 军舰犁开巨浪,重装合成旅踏着登陆艇冲向滩头。
铁灰色装甲车碾过泥泞,铁柱、李俊率突击队如离弦之箭,弯刀与土墙构筑的防线在火药与钢铁的绞杀中轰然崩塌,宋军战旗己插在大城王朝南部的山巅之上。
看着飞机传回的照片,陈铮陷入沉思,“或许要将气垫船研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