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在建设小镇的过程中就失败了。
蒲恪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都市》里,用正常玩法将城市建设至三十万人口的城市的玩家。
而且,他还是个新手玩家。
听到这位内测主管的话,在场的游戏策划和程序员们都大吃一惊。“天啊,蒲恪这小子居然比内测玩家还强!”
“这怎么回事?作为一名新手,他对《都市》游戏的了解竟然超过了我们?”
“真是没想到,太让人惊讶了。老兄,蒲恪到底是什么背景?我感觉他就像是设计这款游戏的那个人,反而我们倒像是抄袭了人家游戏的盗版贩子!”
很多开发者因此感到非常沮丧。
确实让人挺受打击的。
必须得承认,因为屡次的亮眼表现,蒲恪成功吸引了鹅厂开发团队对《都市》的关注。
......
不过。
话说回来。
虽然郝民心里不太待见蒲恪的一些行为。
但仍然对他的策略刮目相看。
“这个方案有两大核心点!”
“第一,利用中小学生的运动会机制!”
“第二,则是通过设立马拉松赛,刺激市民的好奇心!”
假如把这个比赛换成比如乒乓球或篮球等其他项目,就没有现在的效果好。
这恰恰证明了蒲恪的智慧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
“之所以这次马拉松能如此受欢迎,最基础的条件就是:市民对城主的无条件信任。”
若没有这份信赖,
你能在同一条路上建造八座公园和一个动物园而不挨骂?
别说八个公园,就算你建一个也可能被骂得很惨。
郝民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
嘴角露出了微笑。
他曾担忧过多曝光会让蒲恪的计划被其他国家的参赛者复制模仿。
现在看来根本不必担心。
“这家伙心思很重,竟然悄悄给别人下圈套!”
“任何敢学他这种手段的人,估计都会遭到反噬。”
在看到这一番操作后,
美国种子选手哈姆惊叹不己,并对蒲恪赞不绝口。
“哦,我的天!如果不是同为对手,我会完全成为他的粉丝的!”
“如果用你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来说,那就是展示得精彩至极!”
“真难以想象一个简简单单的学生运动会竟能玩出新花样来!”
哈姆的表情变得十分认真:
“我想我可能需要收回之前的骄傲自大。也许,蒲恪真的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想要尊重对手,就要从认真学习和研究他们开始做起!”
“通过分析这项运动规划,也许我可以找到带领美国获胜的关键策略!”
看完这段录像,其他国家的参赛选手们同样深感震惊,重新重视起了蒲恪。
约翰国的一名种子选手表示: “面对这样强劲的挑战者, 难以说些不负责任的话语,我决定全身心投入,仔细研究蒲恪的每一步动作!”
料理国的顶尖竞争者冈本三春:
“又一名可怕的敌人创造出了新的规则,打破了传统思维。然而这不是压垮我们的关键因素。你展现的东西越多, 我们能够学到的知识也越丰富。比赛的第一名不一定总是先出发的人! ”
“...”
通过这一次的操作,
蒲恪再次让全球为之惊艳,
所有参赛国代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是一个聪明且领先的人物! 我们敬佩他,但并不代表我们就此投降!”
“世界不断变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一种常态,可以承认一个人的优势,但认输才是耻辱的行为。我选择向他学习,从而超越他!”
几乎每个参赛队都决定模仿蒲恪的一切举动。
原本还有几位自负的队员对此不屑一顾,
但是现在,
所有人都开始了狂热的学习和模仿过程。
要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完成对蒲恪战术的学习!
但他们不知道,
无论是停车场建设项目还是这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都是基于一个前提条件——民众对城领导绝对的支持。
否则不仅不会乖乖听话地参与其中,
还会强烈反对并离开城市,造成居民数量锐减。
...
首播平台上。
主持人栾雪娟身姿高挑、曲线迷人,正对着摄像机镜头讲述道:
“处于来自圣地安市及祖安市这两个中型城市的竞争之下,”
“蒲恪所经营的城市即将达到饱和状态。”
“购买更多土地至少需要花费三个亿资金。”
“因此, 慧眼识机的蒲恪打算借助运动会来激发公众消费欲望以缓解财政状况!”
“现在己经解决了买地的问题。下一步应该会解决城市超负荷的情况了!”
“由此推测, 在三年之内,蒲恪有很大机会使自己的城市发展为中型规模, 从容应对上述两座城市施加的压力!”
...
当栾雪娟结束了讲话。
首播间的观众再次把注意力放回了桃源市。
只要不是特别活动时期, 平台的画面总会出现这座城市。
可以说,
如今的蒲恪己成为该节目的重要支柱。
假如没有他的存在, 许多受众可能会觉得乏味无比。
总之只要有他在, 这档节目就有吸引力。
他以个人影响力支撑住了整个节目的热度,
这让不少业内著名主持和名流感到既意外又佩服。
很难相信,在一个节目里,像王二、管延这样的大网红居然都没上镜。
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全程占据了节目的主镜头。
这对主持人和媒体行业来说,简首是件稀奇事!
......
画面切换到桃源市。
自第一次马拉松比赛因为穿山甲的意外而结束以来,
全市的人都很不满。
大家急切希望城主能够再次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
今天,蒲恪发现城市的请求面板上,竟然出现了关于重新举办马拉松比赛的请求。
要知道,
在《都市》这款游戏里,玩家们通常提出的问题都是很有规律的。
比如住宅不够多、工厂少工作机会少、商店不足购物不便、停电停水之类。
有些更特别一点的问题,则是噪音影响听力、水源污染导致生病,需要处理这些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