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

第四百九十八章 赵大带赵二

加入书架
书名:
诸朝相遇
作者:
一月的雨季
本章字数:
8058
更新时间:
2025-05-25

“啥?赵构?”

朱高煦的眼睛蓦然瞪圆,一脸错愕之色。

虽然他对宋朝的皇帝了解不多,但赵构之名,他可是如雷贯耳。

正是在赵构这个王八犊子的授意下,岳飞才含冤而死。

而且,不久前,他还亲眼见过赵构。

宋哲宗赵煦前往淳熙一朝,将八十岁的赵构带来后世。

那赵构还给他和老三跪下,称呼两人为太祖太宗呢。

回想起先前发生的一切,朱高煦忽地察觉到一个问题。

刚刚那人的相貌,与八十岁的赵构也不像啊?

不过,怀疑仅仅持续了片刻,朱高煦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管他呢。

店家都说对方是赵构,那还能有假?

“店家,为何你能瞬间说出赵九就是赵构,莫不是这两个名字有所关联?”

在朱高煦思考的间隙,一旁的朱高燧有些好奇地问道。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按照排行,是不是应该叫赵九?又因为其怂包的性格,我们后世还将其戏称为赵九妹。”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两兄弟恍然大悟一般齐齐点头。

这下子,男子的身份终于水落石出了。

但朱高燧紧接着也发现了一些疑点。

他也是见过八十岁赵构的,但那赵构与今日的“赵构”看起来差异极大,甚至可以说判若两人。

而且,今日的“赵构”看上去有四十多岁。

宋徽宗时期的赵构年纪有这么大吗?

不过,与朱高煦想法如出一辙。

朱高燧仅仅是怀疑了一番便不管不顾了。

“二哥,你说我们要不要教训一下这个赵构?”

“这是当然!就当帮鹏举出口恶气!”

……

离开农家乐的赵匡胤并不知道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的打算。

此时的他正一步三回头,反复确认他身后的食肆会不会突然消失不见。

走出差不多近百丈的距离,他只能隐隐地看到食肆的屋顶了。

估摸了一番时间,赵匡胤决定再走十几息。

如果还能见到食肆,那他立马回去,与那两兄弟好好说道一番。

继续走了十几息的时间,见时间差不多了,赵匡胤再次回头。

但这次,赵匡胤整个人直直地愣在原地。

他的身后,哪里还有食肆的踪迹。

目力所及,尽是一片农田。

“这不可能啊,方才我还能见到食肆的屋顶,但现在……”

赵匡胤自言自语了一声,随后便开始朝着身后的方向快步行进。

大约走了三十丈左右,赵匡胤依然没有看到一点食肆的踪迹。

“难道……真的像朱高煦所说的那样,那间食肆位于后世?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我只需想着食肆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够重返食肆?”

念及至此,赵匡胤的脑海中立马回忆起刚刚看到的食肆。

不过,回忆仅仅持续了几息的时间,赵匡胤便放弃了。

他记起了朱高煦所说的另一件事。

朱高煦说,只要想着食肆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够抵达食肆,那就说明在哪里并不重要。

既然如此,那他在宫里想着食肆,那是不是也能够前往食肆?

意识到这一点后,赵匡胤没有停留,而是顺着记忆中的路线,向着大宋的京师开封城走去。

行进了一个多时辰,一座巍峨的城池矗立在了风尘仆仆的赵匡胤前。

这就是宋朝的都城开封城。

此地在隋唐时期被称为汴州,同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国都“大梁”所在地。

所以,作为宋朝国都的开封城又被称为汴梁,汴京。

站在开封城外,望着面前这座雄伟城池的赵匡胤,思绪有些飘远。

开封城,算得上五朝古都,先秦时期的魏国,五代十国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将都城安放在此。

而他在黄袍加身后,自然而然地就将原先后周的都城开封定为了大宋的国都。

但是,他对开封是不怎么满意的。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开封的位置得天独厚。

其位于大运河与黄河的交界处,水运便利,江淮地区的粮食,物资可直达开封。

靠这支撑起数十万禁军与百万居民的日常需求,没有一点难度。

而且,开封位于中原地区的中心,其周围是一片平原。

以开封为京师,可以俯瞰全国,一旦地方发生动乱,便于快速出动军队平乱。

但……

开封作为都城的缺点也显而易见。

因为开封地处平原地区,所以无险可守。

为了防止辽国军队的进攻,必须要在开封长期驻守大量的军队,以抵御北方辽国的威胁。

长期以往,他大宋势必会出现冗兵的局面。

大量冗兵云集开封,也极大地增加了开封对运河的依赖性。

这样就会造成一个结果。

河道不够要继续开挖,河道淤塞要不断清淤,无休无止的开挖清淤动势必会动用无数的民力。

长期以往,百姓将不堪重负。

恐怕不出百年,大宋的民力就将耗尽。

所以,在建立大宋后,他升起了想要迁都的念头。

至于迁去哪?那自然是洛阳。

洛阳不同于开封,其地处平原,其四面环山,还有着虎牢关,函谷关等一系列的天然屏障。

凭借这些山川险阻,使得洛阳相较于开封更易防守。

以此可以减少驻军的规模,防止将来的冗兵危机。

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并未得到大臣们的认同。

大臣们认为,洛阳地处运河末端,交通不便,难以保障物资供应。

并且,虽然洛阳在经过唐末乱世后得以重建,但宫室、官署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且迁都需耗费巨资,这对于建立不久的大宋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在权衡利弊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

他放弃迁都仅仅是暂时的。

目前天下未定,南有南唐,北有北汉。

他的想法是一统中原后,再行迁都之事。

据他估计,此事应该不会持续太久,五年足矣。

也就是说,五年之后,迁都之事便可提上日程。

况且,当前又出现了后世一事。

如果后世之事是真的,恐怕不需要五年,他大宋便可一统中原!

到那时,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再是梦想!

想到这一点后,心潮澎湃的赵匡胤收敛心神,朝着开封城的方向快步走去。

历经大半个钟头,赵匡胤进入了皇城,并向着寝殿的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赵匡胤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呼喊声自身后传来。

“二哥,二哥。”

不需要回头,赵匡胤便已经知道来者是谁了。

来人正是他的三弟,当今大宋的开封府尹赵光义。

赵匡胤转过身子,看向一脸行色匆匆的赵光义。

“老三,如今你的年岁已经不小,不可如此莽撞,说罢,因为何事行色匆匆。”

赵匡胤说话之人,是一位三十余岁,和赵匡胤的面容有着七八分相像的中年男子。

面对赵匡胤的问询,赵光义拱手道。

“二哥,听说你又出宫微服出巡了?”

“没错,莫非是有什么不妥吗?”

赵光义连连摆手。

“并非不妥,只是二哥身为大宋官家,完全没必要微服出巡,以往那些朝代的皇帝,有几人能够做到二哥这般。

而且,如果万一些意外,这可如何是好?”

“我微服出巡,是为了深入民间,去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以及赋税、司法等政策的执行情况,也可借此监督地方官吏,防止贪腐情况的发生。

大宋建立还未有多久,所有的一切都任重而道远。

假使,我真的在微服出巡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那也是天命。”

沉默片刻,赵光义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二哥教训的是,光义谨记。”

赵匡胤微微点头。

“可还有事?”

“无事。”

“既然无事,那便……随我来吧。”

原本赵匡胤是准备挥手示意他的这位弟弟离去的,但是他想到了先前朱高煦与他提到的带人一说。

如果前往食肆之事是真的,那岂不是说,他也能够将他的这位弟弟一同带去食肆。

于是,他口风一转,便决定带上他的这位弟弟。

“二哥,莫不是有什么要事?”

“并无要事,我仅仅是想要试验一番。”

“试验一番?”

此时的赵光义那是一头雾水。

他不太理解二哥所说的试验一番是何含义。

不过,既然二哥没有和他明说,他也不好细问。

一炷香的时间后,跟在赵匡胤身后行走,陷入沉思的赵光义蓦然发现,他身前的二哥停了下来。

还未等赵光义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忽然发现,周围的场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记得,他是跟着二哥在宫内行走的。

可现在,他竟然身处在一片旷野之中。

“二哥,不知此地为何,我记得我们明明在宫里……”

在赵光义向赵匡胤询问发生何事的时候,已经将目光锁定不远处农家乐屋顶的赵匡胤,脸上显露出一抹溢于言表的喜色。

竟然与那朱高煦说的那样,即使在宫里,只需要想着食肆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够来到食肆。

这是不是说明,朱高煦所说的其他话都是真的?

他真的是来自他大宋之后三四百年的明朝!

此地乃是大宋九百年后之后的后世!

那他岂不是能够通过朱高煦,了解到他大宋的发展如何?

想到这,赵匡胤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内心。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见朱高煦两兄弟一面。

“这件事说来话长……走,老三,我们先行前往那不远处的食肆一趟。”

“食肆?”

赵光义眯起眼睛,看向道路尽头。

道路尽头确实有着一间食肆。

问题是,二哥为什么会突然带他来到这间食肆。

难不成这食肆有什么特殊之处?

赵光义的思绪并未持续太久,见到赵匡胤渐行渐远的背影,赵光义当即放弃深究,追了上去。

与此同时,农家乐内。

朱高煦依然坐在农家乐院中的石桌旁。

而他的手中,正拿着一只无人机的遥控器。

“二哥,那赵构来了没有啊,按理来说,想要验证我们之前所说,只需要一刻钟就行。

但现在都已经过去大半个钟头了,那些客人都已经吃完离开了,这赵构还没来。”

坐在朱高煦对面的朱高燧,手指不停地敲击着石桌,一脸不耐地抱怨道。

操控着无人机,观察着农家乐外动向的朱高煦,此刻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奇了怪了,我先前明明已经将往返后世的秘诀和赵构说得很清楚了,这赵构该不会没有听懂我的意思,从而来不了了吧?”

“二哥,要我说,当初我们就应该据理力争,跟着赵构一同前往他的朝代。唉,算这赵构运气好!”

朱高燧愤恨不平地说道。

他与二哥已经万事俱备,就等“赵构”前来,好好教训一番“赵构”。

但现在看来,“赵构”似乎是来不了了。

“老三,等等,我看到赵构了!咦,他此行竟然还带了一个帮手?”

“二哥,赵构就算带十个帮手也不顶事啊,你我兄弟齐上,焉有一合之将?”

朱高燧的话语令得朱高煦认同地点了点头。

“说的不错,老三,抄家伙!”

朱高煦与朱高燧交谈完,将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塞到刘盈的怀里。

“刘盈,你先回屋待着,我们很快就能解决此事。”

赵匡胤领着赵光义来到农家乐的大门口,不知为何,他的心中顿时警兆丛生。

他感觉当前的食肆实在是太过安静了一些。

不仅是原本屋内的交谈声消失不见,就连原先坐在石桌旁的朱高煦,朱高燧,刘盈三人也都不见人影。

难不成是他此行耽误的时间太久,令得朱高煦等人离去了?

嗯……

这倒是很有可能。

但这未免太过可惜了,他可是还有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朱高煦两兄弟的解答呢?

站在门口考虑片刻,赵匡胤还是决定先行进入食肆。

说不定,他能够从食肆主人的口中,得知朱高煦兄弟俩的动向。

随着赵匡胤的脚踏入农家乐的大门,在墙边守株待兔的朱高煦,举起手中的木棍大喝一声。

“赵构,吃我一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