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
听闻刘庄想要让班昭成为太子妃,嬴政与刘彻的神情有了些许变化。
倒不是他们惊讶于刘庄的打算。
事实上,身为皇帝,他们深知,只有将代理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才安心。
如果将他们换成刘庄,他们大概率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不过,不是将班昭立为太子妃,而是直接将班昭纳入后宫,充当一个吉祥物。
因此,当刘庄准备将班昭立为太子妃时,两人都惊讶于刘庄为何会做出这个奇怪的决定。
与嬴政,刘彻的神色微动不同。
班固与班超是肉眼可见的震惊。
兄弟俩的目光,此刻齐齐落在自家三妹班昭的身上。
他们一时也不知道该为三妹感到高兴还是忧虑。
高兴的是,一旦三妹成为了太子妃,那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那可是皇后啊。
而他们忧虑的,也正是这件事。
成为太子妃,对三妹而言究竟算不算一件好事?
或者说,三妹愿不愿意成为太子妃?
但无论怎样,他们都支持三妹的决定。
毕竟,与高高在上的太子妃相比,他们更愿意三妹快乐地度过一生。
此时的张泊,与众人一样,目光也汇聚到班昭身上。
但他的想法与其他人不同。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刘庄太子刘炟(dá),也就是将来的汉章帝,他的皇后会是曾经大司空窦融的曾外孙女窦氏。
这女人可不简单。
首先,他是窦家人。
窦家,在西汉时期显赫一时。
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便是窦家人。
不过,这是一个蠢女人。
作为汉朝的第二位太后,她的政治水平根本无法与吕雉相提并论。
在她还活着的时候,给汉景帝刘启,以及早期的汉武帝刘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所以,在窦太后死后,窦家也逐渐失势。
直到东汉建立的时候,身为窦家后裔的窦融又受到光武帝刘秀的重用,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这还不是窦家的巅峰时期。
窦家的巅峰期,要等到汉章帝刘炟身死,窦融的曾外孙女窦氏成为了新一任的太后开始。
实际上,窦氏还是皇后的时候,就已经有着不小的野心了
因为她入宫后,并未有子嗣,所以她为了巩固地位,将梁贵人的儿子刘肇(zhào)收为养子。
至于刘肇生母梁贵人,则是被他杀害。
此外,还设计陷害了当时的太子刘庆生母宋贵人,致使宋贵人自杀,太子刘庆被罢黜。
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扶持名义上的养子刘肇上位。
最终刘肇不负众望,顺利即位,也就是将来的汉和帝。
而随着年幼的刘肇登基,窦氏也开始了临朝称制。
就如同当年的吕雉一般,成为太后的窦氏也大肆提升自己娘家人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她的兄长,那位“燕然勒石”的窦宪了。
只不过,最终窦家的结局,也与吕家差不多。
窦家想要杀害汉和帝刘肇,但这个消息被刘肇提前获悉。
于是刘肇一不做二不休,设计将窦家除去。
但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动。
还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何事的刘庄,准备直接将班昭立为太子妃。
如果这件事成了的话,那之后肯定没窦氏什么事了。
当然了,即使没成。
待到之后,刘庄知晓了将来之事,窦氏也没希望了。
而除了这件事以外,张泊还想着另一件事。
历史上的班昭,与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邓绥算是“闺蜜”。
如果班昭成为了汉章帝刘炟的皇后。
那对邓绥而言,意味着我的“闺蜜”成了我的母后。
倘若这事真的发生,以后邓绥来此……
当众人因为刘庄的一番话而浮想联翩的时候,班昭也吓了一跳。
她没想到,陛下竟会让她成为太子妃。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她应当会嫁给同郡人曹世叔。
虽说事情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轨迹,她与曹世叔不会再有什么关联了。
可,如果要让她成为太子妃……
此刻的班昭,不由得想起,先前清照姐姐同她说的话。
因此,在经历了一番内心的挣扎后,班昭犹犹豫豫地说道。
“陛下,还望恕罪。”
这算是婉拒了。
而班昭的回答,令得班固与班超的目光,从班昭的身上移向了刘庄。
三妹如今既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他们身为兄长,自然要鼎力支持。
只是……
不知道陛下在得知此事后会有何反应。
很显然,班昭的回答也出乎了刘庄的意料。
事实上,他之所以选定班昭作为太子妃,除了是为了让班昭成为“自己人”外,还有着两方面的考量。
其一,有着他的悉心教导,外加能够前往后世的班昭。
他的太子刘炟,再怎么样,应当也不会成为一位昏君。
而如果,班昭的寿命再长一些,那保他大汉两三代,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二,班昭出生于儒学世家,身份简单,影响力有限。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杜绝了将来外戚作乱的可能。
结合这三点,他最终才做出了将班昭立为太子妃的决定。
只是,班昭竟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要知道,那可是太子妃啊。
待他百年之后,炟儿继承皇位,那太子妃就会成为皇后。
班昭竟然能够拒绝此等诱惑?
“行了,刘庄,班昭不愿意就不愿意吧,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根据历史记载,班昭将来也算是与你们皇室颇有渊源。”
张泊的回应声将刘庄的思绪拉回现实。
“颇有渊源?店家你指的是?”
“你可还记得先前班固所编撰的,有关前汉一朝的史书。”
一提及前汉的史书,在旁听着的刘彻顿时来了精神。
与司马迁那王八蛋的《史记》相比,他更中意于班固所编写的《汉书》。
虽然也有一些批评,但是好歹将他引以为傲的功绩全都标出来了。
不像司马迁那狗东西。
张泊的话锋一转,令得刘庄的脸上涌现出些许疑惑。
方才不是还在谈论班昭吗,怎么突然扯到班固的身上了。
不过,店家的话也算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店家,你的意思是,班固的史书编成了?”
“算是编成了吧,在班固的生前,史书已经编好了九成五,而剩下的那部分,则是班昭在你孙子汉和帝刘肇授意下编写完成。”
我的孙子……汉和帝刘肇……
对如今的刘庄而言,孙子一事实在是太过遥远。
毕竟他的儿子刘炟目前也仅有七岁罢了。
不过,尽管刘庄对他这位孙子不甚了解,但他还是从谥号上看出了一些端倪。
谥法有云:推贤让能曰和,号令悦民曰和……
简单来说,“和”是美谥。
这么看来,他的这位孙子算是一位明君。
这算是意外之喜。
“店家,仅凭这,貌似并不能看出班昭与皇室渊源颇深。”
“刘庄,撰写史书仅仅是一方面。
要知道,班昭可不仅会编撰史书,她在经学,天文,算数方面也有很深的建树“。
而通过撰写史书,汉和帝发现了班昭的这些才能,于是频繁召班昭入宫,让皇后与贵人们拜班昭为师,跟随着班昭学习。”
“嗯……这么说来……确实……”
刘庄默默地点了点头。
“后来,随着汉和帝的离世,他的皇后邓绥临朝称制……”
原本坐在矮凳上,百无聊赖听张泊讲述的嬴政,蓦然将耳朵竖起。
皇后临朝称制?
这听起来好生熟悉。
只片刻的功夫,嬴政便回忆起,他在哪听过这个词了。
前段时间,他在店家这获悉,李世民的妃子,同样也是他儿子皇后的武则天,似乎也临朝称制了。
他原以为,此事主要是唐朝才有,谁曾想……
奇了怪了,为何他在汉朝史书上没有看到这一点。
没过一会儿,嬴政就想起了原因。
他在看史书的时候,主要看的是皇帝的所作所为。
至于皇后,则是被他直接跳过了。
他又没有皇后,看那玩意干嘛?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如此惊天大瓜。
意识到这一点后,嬴政当即一脸揶揄地将头扭向了刘彻的方向。
他已经计划好之后怎么嘲讽刘彻了。
似乎是察觉到嬴政的眼神,刘彻也看向了嬴政。
望着嬴政脸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联想着刚刚店家的话语,刘彻霎时猜到了嬴政的想法。
但他并不怕嬴政用此事揶揄他。
尽管临朝称制是吕后创造的词语,但是秦朝也有过此等先例。
那便是嬴政的高祖母芈太后。
如果嬴政用临朝称制嘲讽他,那他就用芈太后反击回去。
互相伤害,谁不会啊。
当嬴政与刘彻心里各自打着小算盘的时候,刘庄的脸上则是一脸凝重。
“店家,你说汉和帝皇后邓绥临朝称制了?”
对临朝称制,刘庄可谓是讳莫如深。
因为前汉时期,有过两次太后临朝称制的记录。
一位是吕雉,一位是王政君。
而这两次的临朝称制,对大汉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前者直接导致了诸吕之祸,差点令刚建立没几年的大汉因此改姓。
而后者使王莽上位,终结了前汉。
所以,面对着再次到来的临朝称制,刘庄无比郑重。
以至于现在的刘庄已经开始在脑中搜寻起有关邓姓的名人。
为了将来不发生临朝称制,他要将这一切扼杀在摇篮中。
很快,刘庄便锁定一人。
见刘庄一脸凝重,张泊清楚地知道怎么回事。
事实上,对大部分太后而言,临朝称制并不是一个好词。
但是,对号称“皇后之冠”的邓绥可不一样。
“没错,邓绥确实临朝称……”
“店家,这邓绥可否与高密候邓禹有关?”
张泊话音未落,刘庄便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目前来说,后汉就这么一位有些名气的邓姓名人。
高密候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假使这邓绥真的与高密候邓禹有关……
那他也不会留手。
刘庄的想法,张泊可谓是一清二楚。
很显然,刘庄想错了。
“刘庄,邓绥的临朝称制与你想象中的临朝称制不一样。”
“不一样?”
原本杀气腾腾地刘庄被张泊的回答搞得一愣。
“没错,邓绥的临朝称制对你后汉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百利而无一害,这怎么可能?”
面对着刘庄不可思议的反问,张泊笑着回应道。
“在邓绥临朝称制的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选贤任能,救灾安民,压制外戚……
当时的后汉,面临着内忧外患。
但在邓绥的带领下,你们后汉不仅是顺利地度过了十年天灾。
而且也征服了周围的匈奴,鲜卑,乌桓等外族。
此外,在邓绥临朝称制期间,还进行了拓边之举。
西域,高句丽又被重新纳入了后汉的版图。”
“这……”
此时的刘庄,已经被震惊得无以复加。
毫不夸张地说,这邓绥做得甚至比他都要好。
沉默片刻后,刘庄徐徐说道。
“如此说来……这邓绥确实不凡。”
“这是自然,不过,在邓绥做出如此政绩的背后,可有着班昭的功劳。”
“班昭的功劳?”
“没错,在邓绥临朝称制后,邀请班昭参与政事,甚至还为班昭授予金印紫绶。”
金印紫绶!
刘庄的神色一变。
金印紫绶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这是秦汉时期丞相的身份象征!
换而言之,那时候的班昭,地位与丞相相当!
而与刘庄有着相同反应的,还有班固与班超两兄弟。
不过,与刘庄相比,兄弟俩的表情无比夸张。
两人的嘴巴张得都快能够塞下一只大小的拳头了。
他们都惊讶于三妹班昭在将来获得的礼遇。
“在邓绥如此信任下,班昭也是屡屡谏言,这令邓绥得以在临朝称制时期,建立无数功绩。”
经过张泊的讲解,刘庄也清楚了店家先前所说的渊源一事为何了。
确实,就算没有将班昭变为自己人,但是有班昭这般助力,倒也不错。
况且,班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他也不想在此事上太过逼迫班昭。
“既然班昭你不愿,那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