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第13章 顺天解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232
更新时间:
2024-11-25

长夜漫漫,终有尽时。

陈青阳迷迷糊糊中,天亮了。

中秋时分,蚊子还是很活跃。贡院内几千考生“圈禁”在考棚内,让蚊子饱饱的吸了一大餐鲜血。

考生不在乎,或者说无暇顾及。他们只想答好题目,鱼跃龙门,飞黄腾达。

站在上帝视角,谁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科举出身的群体里面,很多人,现在或将来,也都是以吸血为生。

唯一与蚊子不同的点是,蚊子吃饱就飞走了,他们吸完血,还要唱高调“两袖清风、为民请命”。

陈青阳一晚上没睡好,这不是他矫情。如果给你光溜溜一块板子,没有被褥,估计你也硌得慌。

睡不好肯定会影响考试,但是考不好却不能怪罪于失眠,毕竟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待遇。

陈青阳打起精神,正襟危坐,开始挥笔作答,龙飞凤舞,草拟八股,代圣人立言。

昨天晚上对陈青阳而言,除了睡眠质量差,没啥不同。

可对朝堂而言,却是意义重大!

为祸朝野数年的大太监李广,畏罪自杀了。

这消息陈青阳不知道,但主考官杨廷和知道了。

按理说,主考官片刻不离贡院,又封禁院落,任何人不准出入,断无传递消息的可能。

杨廷和是怎么知道的呢?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顺天乡试因为在京城,内阁依照惯例,会在第一场考试开始之前,派人去贡院说几句勉励的场面话,表示朝廷关心之意。

李东阳收到李广自尽的消息后,开怀大笑之余,立即按照和杨廷和的约定,把李广已死的暗号夹在了场面话最后,传给了贡院看门军士。

军士一层层传递,告知了主考官杨廷和。

这句暗号是:精诚王事,不负圣心。

陈青阳在认真的答题,杨廷和在精舍内春风得意。

杨廷和牛刀小试,就干掉了李广这个权倾朝野的传奉官。

李广之死,充分体现了他对朝堂局面的精准把握。这不仅需要了解朝堂众人的矛盾,更需要对人心的深刻认知。

满足人欲,晓以利害,大事可成。

时间对于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意义。

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考生早早就做完了题目,等着被允许离场。

才疏学浅、滥竽充数来到这里的考生,觉得时间不够用,再给几天时间,可能会考的好些。

时间无情,转眼就是考试结束之期。

杨廷和,认真审阅了考生们三场的答卷。

他发现,陈青阳、孙清二人的文章,平实典雅、自然流畅、不事浮华。虽是代圣人立言,亦不掩见识才华,综合实力远在众考生之上。

杨廷和与同考官商定后,大笔一挥,确定了顺天乡试的名次:陈青阳为解元,孙清为亚元……

陈青阳考完,如释重负。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客栈呼呼大睡了一天,才逐渐恢复了精神。

考试不仅费脑子,体能也费。身体不好的人,估计得让人抬出考场。

陈青阳和齐山一连逛了几天的北京城。城内除了花柳巷,出名的景点,他们都逛过了。

乡试发榜之日,陈青阳、齐山正在客栈休息,忽然听到外面一片声叫道:“快请陈老爷出来,恭喜高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

陈青阳刚起身,客栈老板和报录人挤进来躬身拱手道:“恭喜陈老爷!贺喜陈老爷!”

陈青阳虽然知道肯定会高中,但是得了第一名,他还是很高兴。

众人簇拥着讨要喜钱,陈青阳意气风发,嘱咐齐山安排酒食、发放赏钱。

之后,陈青阳快步来到发榜地,查看中举情况。

本次顺天乡试中举者高达140余人。不出陈青阳所料,孙清虽然年幼,也只是屈居他之下,得中第二名亚元。

陈青阳团团作揖,答谢考生们的恭维与羡慕。

正在满面享受之时,忽见一人上前道:“陈解元,座师请您过府叙话!”

众人轰的一声,羡慕嫉妒恨溢于言表。

历来只有考生上门拜谢恩师,从无恩师主动屈尊邀请。陈青阳这是烧了什么香,神仙这么眷顾,竟然能体面至此?

陈青阳随着差人来到了杨廷和的府上。

一见杨廷和,陈青阳赶紧拜倒,口称恩师,连番感谢。

陈青阳内心并不特别感谢杨廷和。杨廷和慧眼识英才,点中自已,根子上说还是自已水平高。

但身处明朝,陈青阳还得按规矩办事。

提拔英才,也是恩德。多少读书人就因为遇不到伯乐,而终生做不得千里马。

因此,在这个时代,座师还是要感谢的。

因为是双赢,以后师徒二人就是攻守同盟。杨廷和的本事,韩慕淹不可同日而语。

有了杨廷和做老师,陈青阳的仕途将会顺风顺水。

杨廷和上前扶起陈青阳,让其坐下,说道:“贤契绩学有素,才华横溢!羡煞老夫也!”

陈青阳赶紧躬身道:“老师抬爱!学生铭感五内!”

“不然,贤契若无真才实学,老夫也不会点为头名。你的文章,志高意远,明达务实,余人所不及也!老夫亦甘拜下风。”

“恩师折煞小徒了!小徒萤火之光,安能与中天皓月比拟?想恩师十二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名满天下,无人不知,朝野誉为不世之材!”

“哈哈哈哈,陈年往事,提它作甚。我且考考你,可知我今日请你前来,是何用意?”

陈青阳寻思,座师召见考生,一则师徒相认,二则诫勉几句。杨廷和找自已,肯定也有此意,但也不只此意。

作为聪明人的杨廷和,肯定青睐聪明人。

乡试刚刚揭榜,杨廷和就召自已前来,可能是想验验考生成色如何,是否符合判断。

陈青阳笑道:“老师,是否想考较一下学生,到底是睿智之才,还是迂腐之徒?”

杨廷和大喜,陈青阳猜到了自已所想。聪明睿智、随机应变的本事当世一流。

杨廷和内心并不完全认同八股取士这样的方法,因为好多考生只会写文章,经世致用一窍不通,治理地方更是惨不忍睹。

但是在这世上,目前还找不到比科举更公平的法子来遴选才俊之士。

杨廷和只能在瘸子里挑将军,希望找到济世人才。

现在陈青阳猜到了杨廷和的心思,杨大喜之余,决定出个难题考考陈青阳,且看他如何抉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