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阳回道:“臣赞同李大人之建议,《字典》以礼部名义刊行天下!”。
陈青阳内心当然希望以自已的名义把字典刊行全国,流芳百世这样的好事,谁不想啊?
但陈青阳现在正受弹劾攻击,如果再风光出书,恐怕御史、给事中们更加不会善罢甘休。故而,陈青阳只能违心的表示同意。
朱祐樘听后龙颜大悦:“爱卿淡泊名利,不争不抢,当为朝臣楷模。朕意已决,由礼部主持,还是以陈爱卿名字刊行全国!”
李东阳、陈青阳躬身答应。
陈青阳高兴坏了,连中三元,海内名声响亮,也远不及出书的荣耀!著书立说,那可是永垂不朽!
以后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都要使用陈青阳编撰的字典,他将一跃成为名声比肩孔孟、朱熹的文化名人!
正当君臣其乐融融之际,乾清宫首领太监何建跪禀:“内阁首辅刘健、兵部尚书马文升殿外求见!”
听到内阁首辅和兵部堂官一并前来,皇帝朱祐樘料想边关狼烟又起,立即宣见。
刘健、马文升进来行礼后,看了看李东阳、陈青阳。
马文升踌躇着道:“边关告急!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巴图蒙克,入侵宁夏、大同!这是大同总兵庄鉴奏报,”,说着躬身把奏折递了上去。
朱祐樘从何建手里接过奏折,展开看到:“虏贼五营,约有数万……”,
不等看完,朱祐樘大怒道:“鞑子可恶,屡次犯我边关!众爱卿,有何良策御敌安民?”
马文升作为兵部主官,按道理他应该首先表态。只是马文升的应对策略是坚守为上,他不好意思说出口。
试想,兵部尚书不能杀敌制胜,一味坚守,情何以堪?
善于决断的刘健可没有这心理包袱,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不如鞑虏乃是事实。
刘健开口言道:“如今敌军势大,以臣愚见,不若暂避其锋,坚壁清野!”
朱祐樘失望的看了刘健一眼。身为皇帝,朱祐樘又何尝不知道,大明军队不如鞑子铁骑。
只知坚守,任凭蒙古人劫掠蹂躏边地百姓,于心何忍?
陈青阳看皇上神色不豫,正待启奏,恩师李东阳扯了扯他的袖子。
陈青阳知道恩师什么意思,自已初出茅庐,书生一个,没有军事经验,冒然妄言军国大事,后果难料。
陈青阳欲开言,李东阳扯袖子,朱祐樘全看在眼里。
朱祐樘身登九五十二年,每次敌军入侵,无论是辽东,还是西北,都是坚壁清野、坚壁清野。
朱祐樘深感愧对边地的黎民百姓。
陈青阳文采佳妙,未必擅长军事,但看到他踊踊跃试的样子,朱祐樘决定还是听听,没准陈青阳有高见。
“陈爱卿,你可有什么计策?”
“微臣以为,坚守是必须,能守方能战!但若只是坚守,敌寇何日退去?臣料鞑兵此次进犯,当是遇到灾情,小王子祸水南引,劫掠充实北地物资,必不能长久!”
“以臣之见,当以十六字退敌!”
“状元郎好大口气!哪十六个字可以退敌?!”,未等皇帝朱祐樘,刘健怒斥道。
朱祐樘心里想的也是哪十六个字可以退敌,见刘健开口询问,他也就洗耳恭听陈青阳高论。
“敌进我守,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是什么意思?说得好轻巧!”,兵部尚书马文升忍不住开口质疑。
“敌方进攻势大,我方先坚守;敌方驻守不走,我方夜袭捣乱;敌方疲劳不堪,我方择机打击;敌方仓皇退兵,我方分进合击!”
“敌军有铁骑,我方有大炮、火枪、弓弩。我方可抽调精锐,组织五千到一万人的机动部队。或趁夜偷袭,或趁夜擂鼓鸣炮,使敌军不得休息。时日一久,敌方不能攻城劫掠,必会退兵。我方可趁其退兵之时,梯次围剿,当可获胜!”
殿中几人听完,顿感醍醐灌顶,短短十六字,确实是制敌之策。
他们不知道,这方法在后世可是经过实战,大放异彩。
看着几人赞许的眼神,陈青阳开始自由发挥:“十六字御敌的同时,若有敢死之将,效仿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三五千轻骑兵,每人两匹马,绕过小王子,反其道而行之,从东至西,劫掠蒙古腹地。敌军知晓我骑兵动向,势必军心大乱,回防本部!”
“好!实乃上上之策!”,朱祐樘由衷赞道。
刘健、李东阳、马文升几人也都是发自内心的称赞陈青阳:兼资文武,天下奇才!
君臣计议已定,马文升立时发文宣府、大同,令守将按照“敌进我守,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计策应敌。
马文升又按照陈青阳的计策,命令都督同知、左副总兵刘宁精选三千骑兵,绕过小王子军队,由东向西,袭扰蒙古腹地,任务完成后从甘肃镇入关。
~~~~~~
大同城外,鞑靼部落大营内。
小王子巴图蒙克愁眉不展,自已进攻宁夏、大同等地已经过去半个多月。
这半个月,不能说一无所获。
小王子的手下还是从大明边民家里抢到一些好东西。
可若与损失相比,则就得不偿失。
鞑靼部进攻大同死伤四千多人,连城门都没摸着。
小王子巴图蒙克愤愤骂道:“没卵子的汉人,有种出来跟爷爷真刀真枪的干,躲在城楼上用大炮、火枪,算什么英雄好汉!”
这怨不得小王子巴图蒙克生气,因为他好几天没睡囫囵觉,心情糟糕。
每当他躺下解衣休息,就有鼓声和炮声在周边响起。
他几次起身上马,意欲驱杀这股贼兵。
负责骚扰的明军脚底像抹了油,没等小王子巴图蒙克到来,他们就一溜烟跑回大同城边。
小王子不敢贴近大同城墙。
不久前,他的爱将伯颜领兵攻城时,死于明军流弹。
小王子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挑衅,无可奈何。
气愤之下,他拨马返回大帐,秉着无所谓的态度,倒头就睡。
其余鞑靼将领,看主帅高卧帐中,也都放松警惕,一番吃喝之后,同样蒙头呼呼大睡。
鞑靼将士的眼里,明军都是胆小鬼,要么龟缩在城墙内,要么只敢远远骚扰,绝不敢与他们正面交锋!
可今天晚上是个例外,大同总兵庄鉴决定给小王子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