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昌无奈了:
“方向就是如此。细节臣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
具体思路就是重工重农,对内广开商路,对外征战掠夺,设立殖民点,扶持当地买办,将咱们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换取外国资源。
天灾来临之时,实在顶不住,就将多余人口派往他国征伐。将天下人的目光,转移到对外征战上。”
另外就是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消耗人口,节约资源,让大部分人撑过去。
这话,吕世昌不敢说,不能说。
朱元璋没觉得他的话有错,只是他说的与现如今价值观不同。作为皇帝,真这么干,史书上怎么写?天下人怎么看?
朱元璋斥道:“我华夏是礼仪之邦,工商皆是贱业,你张口闭口,重工重商,掠夺他国。成何体统?”
吕世昌一看朱元璋嘴里骂得欢,神态、眼神却与嘴上说的完全不一样。心里忍不住说他既要当,又要立牌坊。
“陛下,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如何不能做?”
吕世昌指指天:“天地如鸡子,只要领土够大,阳光就会一首照耀着大地,陛下就不想将大明变成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说得轻巧。”朱元璋没受他诱惑,训斥道:“你当打仗是儿戏?击败伪元尚且难如登天,还想征服其他国度?”
吕世昌张口正想进行说服。
“呵呵……”朱元璋突然不屑冷笑,继续说道:“穷乡僻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治理起来,耗费人力物力无数,得不偿失。要来何用?”
时下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
吕世昌幽幽说道:
“陛下,臣没说将它们当成国土治理。臣说的是殖民,是剥削他国劳力资源养肥自己!它们是好是坏,与咱们有何干系?”
吕世昌的言论,震惊朱家三口。损人利己,放在此时,可谓是邪门歪道。
朱元璋一脸玩味盯着吕世昌。他很好奇儒家怎么出了这么一个异端。
别说读书人,就是平民百姓,也很难有他这种思想。
但还真别说,吕世昌的话很合朱元璋胃口,他悄悄观察太子。却发现朱标轻轻皱眉,似乎对此很排斥。
朱元璋心下不喜,又无可奈何。朱标自小学儒,宽仁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标儿,吕世昌此番言论,你以为如何?”朱元璋心中忧虑,轻声相问。
朱标思索好一会,才咬牙道:“此不义之举。”
朱元璋正失望,突然,朱标继续说道:“但为大明万万百姓计,此计可行。如对外掠夺可保三百年后天下百姓温饱。此番罪责,我朱家理应承担。”
“哈哈哈……”朱元璋大笑:“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我儿悟了,甚好。”
吕世昌同样很兴奋。在现代,他最为遗憾的就是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竟然没大规模掠夺殖民。
在外网,对七下西洋,周边小国、西方人无不高度赞扬,他却看得想骂人。
那些西方人,恨不得华夏一首爱好和平,省得跟他们争利。周边小国更害怕被华夏惦记上。
问题是,就许周边小国乱跳,惦记咱们的国土?就许西方人来抢,不让咱们出去抢?什么道理!
“殿下英明。但有一句话说错了。”吕世昌道:“西夷困苦,不知礼仪廉耻为何物。作为天朝上国。我大明理应将光明、礼仪,将更先进的文化传播过去。”
一本正经将掠夺说成传播光明与爱,朱元璋父子都有点脸红。朱念慈在一旁默默听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好似第一次认识这名温文尔雅的男子。
吕世昌视若罔闻,继续信口开河道:“殿下有所不知,海外小国,大多还在刀耕火种,连如何种植粮食都不知道。普通百姓更是衣不遮体,身穿兽皮。西夷之苦,苦不堪言!”
朱元璋抚须轻笑,不予评价。
朱标真听不下去了,疑问道:“孤听闻,江南海商,每每出海,收获颇丰。海外怎会贫苦?”
“殿下有所不知。”吕世昌眼睛子一转:“远的不说,便说咱们边上的天竺。那地方,施行种姓制度,人分三六九等。上层人富可敌国。下层大多数人,连人都不算。”
朱标更困惑了:咱们这也分三六九等啊。有区别?
吕世昌一眼看出他的想法,摇头道:“殿下可别以为他们跟咱们差不多。实际差很远。
在他们那,下层人被称之为贱民,做最累最脏的话。还被视为不洁,不可接触者。连走路上与上层人对视都是大不敬。
更重要的是,他们断了上进路。各阶层严重固化,出生就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臣还是往轻了去说。真亲眼所见当地人状况,臣怕殿下受不了。”
不说朱标,就是朱元璋也无法共情。他们能想像的最惨状态,就是给人当仆人奴婢。他们哪能想象种姓制度的可怕。不说没人权的古代,就是现在,那片地区,还大把人一辈子翻不了身。
吕世昌懒得跟他们科普。他只想朱家能下定决心开启大航海。
“当然,也不是说种姓制度不好。它还是有好处的。”吕世昌恶意满满道:“只要有它在,那地方很容易征服。统治起来也不难。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土地,一年三熟!”
听到最后一句,在场所有人都双眼炙热起来。
朱元璋狞笑着问道:“此话当真?”
吕世昌点头:“确实如此。此时,该地区存在多个王朝和割据势力,战争频繁。内部受多种宗教影响,语言文字各有不同。传闻,此地还有奴隶制王朝存在!”
事实也是如此,英国人没来前,那地方就是个一地散装部落集中地,乱得很。什么奴隶王朝、卡尔吉王朝、图格鲁克王朝、赛义德王朝、洛迪王朝等等一大堆。
朱元璋就纳闷了:“如此混乱,土地又肥沃,朕怎么从没听说过?”
吕世昌冷笑道:“咱们不重视海洋,从陆上走,隔着乌思藏,还有珠穆朗玛峰那一大片连绵险峰。要不是有天险,地处隐蔽,哪还轮得到他们占据那片泛土?”
到了现代,要不是国际环境不允许。七几年还不知道会发生点什么呢。偏偏那里的人,思路清奇,还妄想抢咱们的土地。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到乌思藏,朱元璋算是知道为什么他对那片沃土没多大印象了。陆上开疆,想都别想,成本太大,搞不好打下来,将领就自立为王了。亏本买卖,老朱不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