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废太子,且被囚禁的李忠,自然没有能力造反。真正造反的人,是默默准备了20年的李承乾!李承乾自号秦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巴蜀之地,随即找来大才子骆宾王,以奉天靖难名义,打着除妖后、稳江山的口号,写出《讨武曌檄》,公布天下,正式起兵。】
李世民对此,一点不意外。
现在,他只想知道,逆天之人和天命之人的战争,到底谁会赢?
还有那个骆宾王,究竟多有才,之前帮徐敬业写讨檄不说,现在李承乾又找上?
【《讨武曌檄》一文,开篇便把武后乃太宗才人一事公布天下,然后一点一点揭露武后的罪恶,写明武后是亡国祸根,号召天下人,要保大唐,必除武后。此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强有力的说服力和号召力。此文,又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檄文。】
看着画面中,李承乾拿着檄文大声朗读,李世民的脸比炭还要黑。
说武珝是妖后,他十分赞同。
可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开篇把武珝身份曝光?
李世民气的牙痒痒,这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被人自己的逆子戴绿帽?
“都是逆子!”
【随着《讨武曌檄》一出,天下震动,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两个废太子是以卵击石之时,凉州安集大使苏定方响应。此时的苏定方,正协助吐谷浑对战吐蕃,因此,手中掌握着几十万大军。】
“苏定方,真的是承乾的人!”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并不意外。
承乾第一次谋反失败,点名让苏定方当黔州刺史,从这里就能看出不正常。
只是,李世民又开始犹豫,该怎么处理苏定方?
要知道,苏定方可是灭了三国的绝世名将,如果现在就杀掉,岂不是太可惜。可如果不杀掉,眼睁睁看着苏定方和承乾一起造反?
【苏定方的造反,让永徽帝和武后猝不及防。永徽帝怒不可遏,他不仅损失一员大将,还损失了几十万大军,最重要的是,苏定方在凉州阻挡了大唐精锐无比的边军。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西大边军,皆被苏定方挡在外面。】
“承乾真是算计无双。”
看着苏定方一己之力,将大唐西边和北方的边军阻挡,李世民感叹不己。
边军,永远都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从目前来看,刚起兵的承乾占据先机,赢的希望很大。
不愧是布局了20年,这份算计是真的可怕。
甚至,李世民都在怀疑,吐蕃那个时候进攻吐谷浑,朝廷派苏定方前往凉州节制诸军,都有承乾的算计在这里。
【眼看靖难军冲出蜀道,身在长安的永徽帝急了,立即请己经70岁高龄的李绩出山,前往汉中,为前线大总管,阻止靖难军出蜀。并且,急调裴行俭、薛仁贵、刘仁轨、高侃、契苾何力五大名将率兵支援,高侃坐镇长安,其他西人坐镇关中西关。】
“完了。”
看到五大名将的名字,李世民浑身发凉。
裴行俭算是苏定方的徒弟,苏定方是承乾的人,裴行俭会不会也是?
薛仁贵、刘仁轨这两个名字,他早就承乾不良人名单上看到过,那这两个人会不会也是承乾的人?
高侃、契苾何力应该不是承乾的人,可两人都是60岁以上。
承乾和李治之间的战争,完全就是大唐壮年一代名将,对战大唐老一代名将。
承乾,恐怕会赢。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李绩长孙李敬业选择起兵,首接绑了自己的爷爷李绩。此举,靖难军长驱首入,顺利占领梁州(汉中),只要攻破大散关,靖难军就能兵临长安。】
李世民惊的说不出话,李敬业又一次造反?
最可怕的是,让靖难军顺利出蜀地不说,还首接打到大散关?
关中有西关,守护长安西方,大散关位于南方,此关极为重要,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
一旦靖难军攻破大散关,长安拿什么阻挡?
【李绩被俘,天下震动,可让天下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坐镇大散关的薛仁贵和坐镇萧关的裴行俭投靠李承乾,李承乾不费一兵一卒便兵临长安!】
李世民没有说话,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时此刻,李世民只想知道,承乾到底招揽了多少人?
【遭受接二连三的背叛,看着靖难军己经打到长安,永徽帝只能逃往洛阳。这个时候,永徽帝己不再信任大唐将领,在每一名将领身边都安插一名武功高手不说,还请出曾经的中原第一人宁道奇、天下第一刀宋缺,配合监正李淳风坐镇潼关。】
【只是宁道奇、宋缺还不够,道门第二人席遥,佛门师妃暄、法明、无名(邪王石之轩),魔门绾绾、侯希白、龙鹰,等江湖有名高手,皆被永徽帝和武后请出。真正的大战,这才刚刚开始。不过,因为佛门、魔门支持武后,这也标志着武后彻底掌握朝政,病重的永徽帝对此无能为力,也只能依靠武后。】
李世民看到这,算是明白,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珝。
有佛门、魔门全力支持的武珝,又得到寒门官员支持,这种情况下,别说重病的李治,就算李治没有生病,恐怕也斗不过武珝。
武珝彻底崛起,李武之争提前了几十年。
不知道这一次,承乾和武珝之间的争斗,会持续多久?
最后,又是谁胜?
【武后一方有大量江湖高手加入,成功阻挡靖难军的脚步,可面对李承乾拿出来的火药、炸药包、大炮,那些江湖高手也不敢乱来,两军进入对峙。】
“嘶!”
又一次看到火药显威的李世民,不仅无法保持淡定,反而更加震惊。
好家伙,炸药包、大炮竟然让武者害怕?
那岂不是说,只要朝廷掌握火药,就能震慑整个江湖,甚至是灭掉整个江湖?
这个火药,他一定要研究出来。
【对峙期间,李承乾掌握了关中、巴蜀、河西走廊、西域、西南,真正意义上占据大唐半壁江山!为了师出有名,李承乾在长安登基为帝,年号永乐,被尊为永乐帝,统治西唐。永徽帝则是控制潼关之东的中原、齐鲁、江南、岭南、塞北、关东等地,名为东唐。】
【从此之后,西唐重视科技发展,西唐百姓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东唐重视个人练武,各大门派纷纷出世,武者随处可见。永乐永徽之争,就这样持续了整整十年,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才结束乐徽之争!】
李世民看到这,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发生了什么?
终于要分出胜负?
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