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刃向明

第5章 承恩枷锁

加入书架
书名:
霜刃向明
作者:
元宝1号
本章字数:
53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竹韵轩的日子,在刻意的沉寂与不露声色的观察中滑过几日。

“苏晚晴”扮演着温顺怯懦的孤女,每日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西院这一隅。张娘子每日会送来简单的饭食,偶尔会有一个名叫“小菊”、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粗使丫头,来清扫庭院或送些热水。王府的生活规律得如同上紧发条的机括,仆役们各司其职,神色间是一种被规矩约束下的平和,并无太多闲言碎语。

她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继续着她的观察:默默记下通往东院主路口的侍卫换岗时辰和路线,发现他们警惕性极高,即使在看似松懈的午后,站位也互为犄角。留意到前往东院方向的,多是穿着深色细棉布衣、步履沉稳的管事或捧着公文匣的仆役,步履匆匆,神色凝重。普通洒扫仆役极少靠近。庭院角落一处被精心养护的小块药圃,里面种着常见的紫苏、薄荷、艾草;回廊一根柱子上新刷的漆掩盖不住下方一道深深的刀痕;厨房方向飘来的饭菜香气始终是粟米饭和时令蔬菜的味道,少见荤腥。这一切,都在无声地印证着她初入府时的印象——实用、简朴、带着战乱伤痕与克制的生机。

这份与“伪善奢靡”、“阴谋诡谲”预设截然不同的真实感,如同细密的藤蔓,悄然缠绕着她冰封的信念,让那因“北境流民”和“选秀简朴”而生的疑惑,在心底无声地蔓延、扎根。她强行用“伪装更深”的念头去压制,却感到那冰层下的暗流,越发汹涌。

第五日清晨,竹韵轩的平静被打破了。

周嬷嬷那张永远刻板严肃的脸,出现在了院门口。她身后跟着两名低眉顺眼的侍女,每人手中捧着一个盖着素净青布的托盘。

“苏姑娘。”周嬷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府内府有令。”

“苏晚晴”心头一凛,连忙从屋内走出,跪在院中,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扮演着惶恐不安。

周嬷嬷展开一份盖着王府内府印鉴的文书,用平板无波的语调宣读:

“兹有民女苏氏晚晴,籍贯江州临川,家世清白,性情温婉,恪守本分。经王府查核,准允纳为贤王殿下侧妃,赐居西院竹韵轩。即日起,享王府侧妃份例,恪守府规,安分守己,尽心侍奉。钦此。”

文书内容极其简短、公式化,没有提及王爷的“恩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冰冷的确认和职责要求。

“谢…谢王爷恩典…谢王府恩典…” “苏晚晴”依着嬷嬷事先教过的规矩,跪伏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和“感激”。

没有香案,没有宾客,甚至没有王爷本人出席,册封仪式简陋得不像一个亲王纳侧妃,更像是在确认一件物品的入库登记,周嬷嬷象征性地对着王府主院的方向微微欠身,算是代替王爷受了礼。

“起来吧。”周嬷嬷收起文书,示意侍女上前。

青布揭开,托盘里的“恩赏”显露出来:一支样式简单的素银簪子,簪头是一朵小小的梅花,成色普通,在晨光下泛着冷冷的、并不耀眼的银光,这是侧妃身份的象征。两套细棉布衣裙,一套为靛青色,一套为藕荷色,布料比她现在穿的粗布细软些,但依旧是平民水准,毫无锦缎的华彩,虽然针脚细密,但款式普通。两匹本色粗布,供给她自行缝制或请人缝制内衣等物。还有一小串铜钱,用红绳串着,约莫百文左右,是第一个月的份例月钱。最后是两本书册,封面写着《女诫》、《内训》,是教导女子三从西德的官定教材。

“侧妃份例,月银二两,西季衣裳各两套,炭火份例按季发放。每日卯时三刻,需至宜秋院向王妃娘娘请安,现在还未有王妃,此礼暂时可免,另非召不得擅入前院书房、议事厅等重地。望侧妃安分守己,谨言慎行,莫生事端。”周嬷嬷语速平缓,如同背诵条例,交代完,便不再多言,带着侍女转身离去。

竹韵轩的小院,重新恢复了寂静。

“苏晚晴”独自站在院中,初春微凉的晨风吹拂着她单薄的衣衫,她看着石桌上那几样寒酸的“恩赏”,脸上那副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伪装如同潮水般迅速褪去,露出底下冰冷坚硬的岩石。

她缓步上前,指尖首先触碰到那支素银簪子,金属的冰冷瞬间渗入皮肤,那感觉,竟比“影巢”中淬毒的刀刃更让她心头发寒。

“苏侧妃”…这个称呼,从此便是她行走于阳光下的唯一身份,是可以深入王府核心的通行证,也是勒在她脖颈上、时刻提醒她虚假与罪孽的绞索,她必须时刻戴着这副名为“苏晚晴”的面具,扮演着温顺怯懦,首到任务终结之日,或是她生命的终点。

仪式虽简,意义却重,她正式成为了萧珩的侧妃,离目标前所未有的近。但这也意味着,她的一举一动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将来王妃入府后只会更甚,暴露的风险也会增大。王府看似平静的规矩,却如同无形的牢笼,束缚着她探查的手脚。潜伏,进入了最危险、最需要谨慎的阶段。

最后,这所谓的“恩典”,在她看来真是可笑!一支廉价银簪,两套粗布衣裳,几匹粗布,百文铜钱,两本束缚思想的破书……这就是亲王侧妃的“殊荣”?这可与她想象中贤王可能的奢靡排场,形成了何其刺目的对比!这极致的“低调”与“简朴”,是真心实意,还是做给世人看的、更高明的伪装?这个念头尽然也在她心中开始反复撕扯。

王府纳侧妃,竟如此…草率?毫无喜庆,只有公事公办的冰冷确认。这与王府整体的氛围一致,却再次狠狠冲击着她对“贤王”的预设。那根名为“疑”的尖刺,在“承恩”这冰冷的仪式下,扎得更深了。心中那个“伪善”的标签,似乎越来越难以贴牢。

她猛地攥紧了那支银簪!簪尖深深硌进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楚,这痛楚让她瞬间清醒!

“影七!” 她在心中厉声告诫自己,“记住你是谁!记住你的任务!记住太子殿下的宏图大业!任何疑惑,都是软弱!都是背叛!眼前的平静,必是假象!萧珩的简朴,王室的低调,都是为了麻痹你,掩盖他们更深的阴谋!”

她用十几年淬炼出的钢铁意志,如同最坚固的堤坝,强行将心中翻腾的疑虑、那丝因简朴而生出的异样感受、甚至是对那无辜“真苏晚晴”的隐晦不安,统统镇压下去!眼底重新凝结起属于暗卫的、绝对的冰冷与漠然。她是兵器,兵器不需要疑惑,只需要执行命令。

她走到屋内唯一一面模糊的铜镜前。镜中映出一张微黄、带着怯懦神情的脸,她拿起那支冰冷的素银簪,缓缓地、坚定地插入脑后简单的圆髻中。银簪的冷光,映衬着她眼中刻意伪装出的温顺和隐藏在深处的、冰封的决绝。

镜中人,是“苏侧妃”苏晚晴。

镜中人,也是“影七”。

身份在此刻,彻底完成转换,一道无形的、沉重的枷锁,随着这支银簪的插入,牢牢地锁在了她的身上,也锁在了她的心上。

她转身,不再看镜中的倒影。窗外,贤王府的天空依旧阴沉。竹韵轩内,寂静无声,只有那支新簪的银光,在简陋的桌案上,闪烁着冰冷而讽刺的光芒,她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即将从北境归来的男人,等待着命运下一步的棋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