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岁数,临近退休。
很多事上,就不喜欢出意外,偏向于保守。
从当初大科长几次不赞同杨厂长对自已越级提拔,李嘉东已经对他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来到保卫科。。
敲门进屋。
在这里,就没有在李副厂长那里的待遇了。
陈科长坐在办公桌后边,公事公办的看着两人
刘霞殷殷笑道:
“陈科长,这是你们单位的老人,应该不用我介绍了吧?”
“不过我还是要说两句,刚才我看了李嘉东同志的档案,很不错,在公校的各项军事考核都是优异,这样的人才
照我说送到咱们厂都有点可惜,应该去部队才是啊。
陈斌军伍情节很重。
听见刘霞如此说,来了点兴趣
“哦?李嘉东同志,说说看,你什么军事项目成绩比较好?”
咔!
李嘉东站出了笔直的军姿,“报告首长,在公校,我军事五项、军事障碍赛都取得了第一名。“”
“在实战模拟演练中,曾单场次作战毙敌9人。”
“在射击考核中,取得过十弹百环的成绩。”
“报告,汇报完毕。”
李嘉东像换了个人。
报告声简洁有力,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
甚至说话的过程中,目不斜视。
一幅标准的部队姿态。
这些倒不是装出来的,在公校中,确实也是军事化管理和学习。
只不过出了校门,很少还有人来这一套。
陈斌对李嘉东观感大好。
详细问了他一些公校中关于军事类的事后,满意的让他们坐下。
见李嘉东腰背挺直,双手放于膝盖,依旧挺胸头25后。
笑道:“李嘉东同志,已经出了公校,咱们就进入了地方序列,可以放轻松点。
“哎,可惜,以你表现出来的素质,部队才应该是你大展身手的地方。”
李嘉东想都没想道·“报告首长
“我已经不在部队,不需要这么称呼,况且,就算在部队,我也担不上首长的称呼,叫我科长就行。
“科长同志,没能去部队,我也非常遗憾,我其实个人非常希望能去部队,继承我父亲的遗志,为国御敌。”
御
听他这么说。
陈科长疑惑问道“我还没详细看你的资料,你父亲是.”
李嘉东情绪低沉。
“我父亲服役于华北野战军第三师第九团,先后经历过百团大战、晋察边区反扫荡作战、冀中抗日根据地保卫战
等多次大战。”
“在49年的漓江战役中,强度长江时牲,组织上只给我还有母亲带回来四枚军功章。
“可惜,就差了几个月,他没有见到新国家的成立。
“我从小就想读军校,可因为是家中独子,加上母亲绝不允许我参军的遗愿才去了公校。”
陈科长肃然起敬。
“李嘉东同志,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不是非要在部队才是为国做贡献。”
“我们忠于职守,保护好轧钢厂的生产秩序,也是一种建设国家的方式。”
“我这里表个态,保卫科会全力支持你们治安管理科的各项工作,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说到这,笑了。
“小伙子,你还年轻,好好干,我看你是个人才,未来可期。”
得!
装半天,不就是希望得到顶头上司的支持吗?
李嘉东大为感激。
感谢一番后,大科长竟然要亲自带他去治安管理科上任
“走吧,李建国同志因为.咳,目前还在齐齐哈尔,没有回来。
“我担心有个别组长理解不了组织上的安排。
“我亲自送你过去。”
一行人去往治安管理科。
李嘉东路上,想起师父,不由地哭笑不得。
老孙真是造。
竟然一口气把师父弄去了距离京城3314公里外的齐齐哈尔。
以这年代蒸汽火车头的速度.
师父回来,怕是的下个月去了。
也不知道他一把年纪,身子骨有没有颠哒散。
更惨的是
自己已经抄了他老巢,他被安排去当了个管后勤的副科长。
副科长是高升。
但以师父的心态,怕是不愿意去养老单位
希望回来能稳住心态吧。
到了治安管理科。
李嘉东就没必要装孙子了。
这是他的地盘。
太软弱,反而会被人看不起。
全科室集合,六个小组长、众多保卫员、临时工全部到齐。
副科长级别的任命,远不需要去大礼堂。
在外边的空地上就公布了。
有大科长在,全体人员表现出了应有的尊重。
没出啥幺蛾子。
六组队伍里,李嘉东手下的几个烂蒜兴奋的不行。
出头了,这把真出头了!!
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六组,总算是在组长“隐忍”多年后。
迎来了爆发。
宣布完任职命令。
李嘉东让队伍解散。
“各小组组长、武器库看守去小会议室等我。”
“一会咱们开个内部介绍会。”
交代好后。
李嘉东送别大科长
再三表达了感谢。
等到送刘霞的时候。
在没人的地方,李嘉东从挎包里拿出来一条包好的肉。
“姐,今天多谢你了,没你领着,我上任可没这么顺利。”
“我前段时间弄到点肉,你拿回尝尝
其实肉也不多,大概也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