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之间,水獭竟然还主动用毛发蹭自己的手心。
看着这一幕,薛成远心中思量一番后,试探性地将几只水獭收入了空间内。
原本围绕身旁的水獭顿时凭空消失不见。
他经过昨晚反复思量觉得捕鱼人的话很有道理,与其让水獭留在外头有隐患,不如首接全都收进空间保护起来,等要用时再放出来就行。
将水獭收入空间后,薛成远又看看篓子里的鱼虾,干脆连一半的数量也都倒进空间池水里去了。
这渔获量简首令人咋舌,尤其是昨晚丢入肉丝那个篓子,几乎都要满了,实在太过夸张。
"瞧瞧,昨儿个的战利品。
"
薛成远将装满鱼虾的篓子放一旁后便坐下吃早饭。
也没什么好吃的,不过是些腌鱼干配玉米馍,虽然谈不上什么美味却也能充饥。
"这么多?"
捕鱼人看着薛成远放在旁边的鱼篓,忍不住惊讶地喊道:“就放了一夜,怎么就有这么多鱼虾?你昨晚是不是偷偷往里面加了什么?”
“没加任何东西,昨天我身上就带着一只飞龙,其余的真没有。”薛成远边啃馒头边说:“我平常又不捕什么鱼,能带啥东西。”
“那这确实怪了,我以前放这儿,收获两层都算是非常好的结果了!”捕鱼人盯着鱼篓,怎么也琢磨不明白为什么这次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最终,他只能猜测可能是今年鱼虾繁衍得多,所以才有这么多。
捕鱼人站起身,将鱼篓放入水中,以防鱼虾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死亡。
刚回到山屯时如果死上半天,最后变质了可就完蛋了。
“成远,该收鱼啦!”“来了!”
跟着捕鱼人上了船,开始准备起网。
“今天的运气不错呀!”
“当然啦,去年冬天捕鱼的时候你不来,那场面你根本就没见到,网一拉全是鱼!”
“也没办法啊,我的老胳膊老腿实在不行,冬天上山万一滑一跤,说不定连命都没了。”
“再说来了也只是给你们添乱罢了,不去倒更清净。”捕鱼人慢慢勾起渔网,一点一点地提起。
“这一次您就放心吧,有我在,保证不会少收获。”“那是肯定的!”
结果话音未落,第一条鱼就爬上了网。
“鲢鱼,两三斤重,挺不错的,是个好开头。”
捕鱼人慢慢往上提网,薛成远在那边负责撑船。
捕鱼人不让薛成远上前费力,只说有些其他的事可以交给他忙活。
“胖头鱼。”“鳌花鱼。”“哲罗鱼。”
“狗鱼棒子!”“鲶鱼球子!”
眼看着快接近收网时,捕鱼人高兴地说:“太棒了,晚上有鱼吃了!”
“这些鲶鱼球子和狗鱼棒子都捕到了,今晚可有口福了!”
薛成远看着眼前长条形的鱼好奇地问道:“大爷,这狗鱼棒子是哪种鱼呀?为什么会这么叫呢?”
“狗鱼棒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狗鱼,这种鱼通常都是肉食类的,跟黑鱼棒子一样,非常凶猛!”
“要是凶起来,无论水中的田鼠、青蛙还是飞下来的野鸭子,它都能一口吞掉!”
一边拉网,捕鱼人一边补充:“这个鱼比起鲶鱼球子也丝毫不差,刺少肉香,味道极好!”
“不过就是不好抓,量也比较稀少。”
“不过现在正适合吃,刚产过卵,这时候吃是最完美的时机。”
薛成远点头,把眼前的每种鱼都记在心里。
很快网便收完了。
夏天用的捕鱼网与冬天的不同,这差别很大。
无论是宽窄、长短、材质甚至孔洞大小都有区别。
两人能轻松操控的网怎么能与需要几十人拉动的大网相提并论呢?
“完成了!收网吧!”
捕鱼人满脸笑容,乐得合不拢嘴。
真是自从捕鱼开始以来从未有过的多。
之前那些像鲶鱼球子或狗鱼棒子之类的,都不容易捕到。
数量稀少,生存水层低,用这样的网一般情况下难以捕捉得到。
然而这次跟着薛成远竟头一次成功捕获到了,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成远啊,你果然是个带来好运的人,自从来到我们山屯,生活真的大有改善啊!”
“你看啊,咱们屯里的乡亲们有肉吃了,还能下湖钓鱼了,而且山里还找到了敌人的仓库。”
“这次你跟我一起捕鱼,原本少见的一些鱼类现在全都捕到啦!”
薛成远听了笑着反驳:“哪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啊,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里长白山的好环境以及乡亲们的辛勤付出。”
“捕来的这些鱼和发现的那个仓库,可都依赖着大家齐心协力帮忙才行啊,我一个人再厉害又能干得了多少?你说是不是?”
"我们这新时代了,老旧观念得改改。
" "没错没错!"
当竹筏靠岸后,二人合力将其拉上岸,以防木筏长时间浸泡受损。
"咱们赶紧行动,处理完鱼就带着东西回村里,今晚咱们好好吃一顿!" "那肯定的!"
把鱼从网里解下放到一旁的树叶上,还不时舀水泼洒保持鱼的新鲜。
这儿没有桶,只好如此存放。
忙完了发现大约有二三十条鱼。
因为网小抓不到更大的鱼,最小的两三斤,最大西五斤,加一起估计七八十斤。
"稍等,之前冬天捕鱼留的简易工具还在那边,我去看看能否拿来运送这些东西回去。
"
七八十斤鱼不像石头那么便于携带,拎着左右晃悠极其不便。
找到旧木筏后,在网上铺好鱼,再用麻绳紧紧扎好。
这样的路没雪又石子多摩擦力大,这一趟木筏可能就要损坏了。
稍微严重点碰到硬石头说不定半途就散架。
随后把篓子从湖中取出,将所有渔获集中到一起。
"这鱼虾分量可不轻!"
提着篮子说:"大概十多斤,带回去你有的享用了!" "哪能这样,回去的时候得分你一点。
"
"自己捕的就自己留着吧,我又不少这点儿。
"
"待回去时候,这些鱼一半我们平分,一半送给村民大家伙,你看行么?" "我都赞同,天气这么热,这么多也保存不了太久。”
他们边走边聊着天,小心翼翼地拖动着装鱼的竹筏,不紧不慢地朝着山间村庄而去。
等来到屯子外时正遇见孩子们在嬉闹玩耍。
"今天读书了吗?怎么都在外面玩呢?"
看到薛成远,孩子们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薛老师好!"
"辛老师跟阿姨们一起去山上找菜了,刚好星期日,我们也休息一日啦!"
"哦,放假就好好玩呀。
若家里有活要记得帮帮忙噢。
" “知道了薛老师!”
孩子们闻言立刻被身后那绑着物品的竹筏所吸引。
"别老盯着看啦,过会去我家做客吃点东西!"
"我爸妈等下去了,先回家啦。
" "我也一样!"
听说薛成远请客,大家都迅速跑回家去了。
"真是这群小子!” 薛成远笑着摇了摇头。
村里人都叮嘱小孩不要随意去麻烦薛成远老师。
否则他那家里头天天都会挤满了来蹭饭的人。
结果是想请都没人来凑热闹!
和渔民分开鱼之后,剩余的都托付渔民交给队长自行分配。
本来就没几条,难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
有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