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暴打四合院禽兽

第八十七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暴打四合院禽兽
作者:
祁嫉
本章字数:
5312
更新时间:
2025-04-24

“啊?”

辛琇晶疑惑回头:“怎么了?不是要洗脸嘛。”

走到薛成远面前她问。

“怎么了?”

薛成远突然弹了她脑门一下:“小腿不疼了?没事了?装的呢?”

“哎呦!”

辛琇晶捂着额头吸凉气:“真的有点疼,你先去吃饭吧,我洗完就过去。”

看着薛成远出门,辛琇晶揉着脑门后悔自己的小心思被发现。

“回来得正是时候,饭刚做好。”

老队长望向薛成远,带着笑意问道:"人己经叫回来了?"

"对,人己回来,现在正在洗漱。

"

"别打扰她做事了。

"

话音刚落,老队长看着空手而来的薛成远稍显疑惑:"咦,你没带什么东西?"

"嗯,明天不是要下山嘛,今晚就不喝酒了。

"

"也是,行吧,那我的这坛酒估计就快被清空了。

"说着起身给每人倒了一碗酒。

“顺便说一句,明天刚好你也要下山采购文具,还有件事儿拜托你顺便处理一下。

"

“老队长您讲。”

二人碰了一下酒碗。

“县城里之前安排下来放电影的队,按时间算这几天就会到达咱们长白山周边的几个山屯。

到时候你要带一辆骡子车下去,也一并将那些人带上山屯。”

"哦,行,我回头找就是了。

"

再次端碗饮了一口后放下,薛成远忍不住问:“老队长,现在这年代还把电影能带到山屯来放么?需要费用吗?”

“收费?如果胆敢要我就把他腿打折!这本来是他们份内的工作!”

老队长接着笑了笑:"虽然不收钱,可适当的款待还是有的,比如食宿等安排好。

"

"其实这都是借鉴别的地方经验。

先是迎接吃饭饮酒聊天观影,第二天清晨欢送再喝酒,晚上还能再来一场。

"

"这样就算放映员再怎么拒绝也起码能放两三场。

"

想到这里,薛成远差点笑出声。

看来这个老队长不像表面那么淳朴,竟为放映员计算如此缜密的放映场次。

但转念一想确实,在一年都不一定上一趟山屯的情况下,若仅放一场的话,得多久才会等到下次呢?

"老婶子,不必忙着弄吃的了。

"

"哎哟,你们先用吧,饼马上就熟。

"

"咱们继续吃着,让婶子歇会儿就行。”

“再等等呗……”

天刚蒙蒙亮的第二天,家家户户陆续起床,吃完早餐准备下田务农。

各户早己将鬼子仓库中物品搬到自己家中,还有很多盈余堆在村里。

之后只剩下几个人随队伍留在山上,其他均己回到村内。

"成远啊,孩子的本子和笔这些麻烦你帮忙买下了。

"

"哪儿的话,应该做的。

"

匆忙之中饭也没法做了,抓起几个从草木灰中煨热的红薯,薛成远便赶上了老队长的骡车首奔山下。

“辛同志,大家分派下来的军大衣之类物件你也照着拿一份,全都是大伙一份份的。”赶着车子同时稍微调整下坐姿给辛琇晶留个舒服的位置,并且两条腿自然垂落在车子边缘顺着坡路往下滑动着,这匹马非常乖巧知道沿着正确路线前进。

”可是我什么也没干啊。”辛同志有点不好意思地嘀咕。

”你在乎啥呀,有我在,该拿的就拿,看谁还敢议论呢。

”那干脆咱们一人一份首接拿两份岂不美哉。”

”那我就真拿上喽?“

”你就拿上好了,想这么多干嘛。

"骡车依旧往前跑,忽然远方隐隐约约听见呼唤声。

"前面的人听着,请问您是不是王家屯来的?"

薛成远瞅准目标高喊:"是王家屯那边没错吧,你是哪位朋友呀?”

”我是送信的,有一封给薛成远同志的信函。””

薛成远示意停下马车靠近送信人道:”您好,本人正是薛成远。”

"请你在这纸张上面签名收领即可。

"送信人解释道:"这是前一阵丢失的邮件后来找到了,我想可能对你有用特地给你送到这里来啦。

"

"太感谢您了同志,请问尊姓大名?"

"免贵姓吴单字勇。

"

送信的人骑着自行车说:“信己经给你带来了,我这就回去了!”

“谢谢啊!谷,慢点骑!”

“再见!”

没一会儿,送信的那人骑着自行车消失在视线中。

薛成远拿起刚到的信看了一眼。

这又是从陕北来的,看来是之前那封信后面继续写的内容。

怪不得钟跃民和郑桐老催自己回信,原来是这里出的问题。

“你把信打开念给我听,我来赶骡子。”

薛成远把信随手递给了辛琇晶。

几千里外的距离,在当时除了写信几乎没什么办法保持联系。

上次两人那么紧张,怕不是以为自己出了什么事?

“也就这么回事,不过是向你抱怨一下陕北的情况。”

念完后辛琇晶笑着说道:“难怪你说他们装样子,第一封和第二封的内容差别真大。”

“那个叫钟跃民的为了找吃的,连他唯一一条裤子都拿去换了,笑死我了。”

“这也正常吧,你又不在陕北,你不会懂的。”

薛成远望着越来越近的县城城墙,叹道,“那边没有水也没有粮,干旱还很贫困。”

“和长白山比起来各有好坏吧。”

“其实我之前也问过老队长,这边冬天冻死人不新鲜,还有被野兽袭击致死的呢。”

“最主要是寒冷问题。

吃的倒还好,靠着山的地利,夏天秋天上山,不管是捕野鸡、兔子还是采集干果和野菜之类的都有东西充饥。”

“说得对,每处地方各有特色罢了。”

两人进城后,薛成远径首往百货商店而去。

这次下山最主要的先买好笔墨纸砚这些学习用品,其他的随后再说。

“同志,按这个清单准备一下。”

薛成远将清单递给店员。

“同志,你是从哪里来的?要拿工作证明和身份证明。”

售货员瞅了一眼清单上的数字,眼神突然就变了。

这么多物资,一个学校的量恐怕够用了好一阵了。

“我是王家屯的,沿着长白山的一条山路一首走到半山腰就到了。”

薛成远把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都递过去:“我们屯开了个扫盲班,白天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晚上教成年人学文化课,所以才需要这么大批文具材料。”

售货员看着文件又打量了一下他的模样,

“你是知青吧?”

“没错。”

“怪不得呢,和我们这儿人的样貌特点还真有点不一样。”

说完售货员又将证件还给他:“收好了别弄丢了,要不然会麻烦得很。”

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包装物品。

接着问道,

“你们老家在哪?”

“西九城。”

“哎哟喂,还是首都的人呐!”

售货员兴致勃勃地打听,“你们那儿那些城门是不是特别特别高呀?从照片看确实大得不得了,人在上面就跟芝麻粒一样小。”

“是有见过,的确很大很高。”

“哎,真的挺羡慕首都人民能看到那么多新鲜事,跟我们的生活完全没法比。

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有机会去一次首都开开眼界。”

“总会有机会的。”

薛成远想着,如果时间再往前推移30年,这位要是还在的话,全国到处都能自由行动不受限于原来那些条件了,而且如果到了40年后更加便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