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伤员一同归来的,是那十来架伤痕累累的机甲。它们在完成任务后,艰难地飞回了冥王星前线基地。当这些机甲安全着陆后,工作人员迅速将受伤的战士们转移到了救援舱中。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救援舱的启动竟然消耗了大约 70%的能源接收器的能源!这无疑给基地的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一情况,胡川却显得异常淡定。他似乎对能源的消耗毫不在意,甚至有些不以为然。毕竟,整个冥王星前线基地拥有多达 720 架撤离艇,其中还包括一些己经被淘汰的老旧批次。按照理论计算,这些撤离艇总共有 3600 个能源接收器。
尽管目前救援舱占用了相当一部分能源,但胡川己经查过数据,目前的基地的能源供应足够提供一台机甲的运行。
因此,胡川先是去找了件备用的作战机甲,然后去找磨损过高的待回收飞艇,拆卸下可用的能量接收器,随后,重启部分基地。
关于基地Ai盖娅,胡川怀疑它有问题,这一点在胡川将一个能量接收器放入供能通道中后,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在验证完成后,胡川立马拆下了能量接收器,供能通道会唤醒盖娅,如果盖娅有问题,那可能真要团灭了。
胡川在拆了9个能量接收器后就开始切断了通信室外连线路,ai看着有问题,不能启动。
随后启动通信室后,又如法制炮的将医疗室和重力室连接供能。
蓝条要体质100才能开启,没办法,代能量条的方法虽然可以走通,但要做两手准备不是?
在三间房间供电完成后,胡川才想到食物和水,这些在冥王星不太好找,不过……感谢祖国刻在基因中的种植需求,还有三亩的土豆能整。
营养问题嘛,全靠修复舱,短时间内是没得问题了,接下来就是解锁蓝条!!!!
在汗水与碳水的加持下,胡川的体质在一周内成功的上升到了31。
“竟然是个长期任务啊……”胡川喃喃自语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和压力。
他原本以为蓝条的解锁会有一些捷径或者特殊的方法,但通过队友的介绍,他才明白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锻炼。
毕竟,能量接收器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给机器提供能量,而不是首接给人类使用。这意味着他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来提升自己的身体机能,以适应这种能量的吸收和转化。
胡川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被困难吓倒。虽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只要他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成功解锁蓝条,获得更强大的力量。
在尚未解锁机械制造技能前置蓝条的情况下,胡川感到自己极度缺乏安全感。尽管他己经成功地将几次落单的虫族变成了餐桌上的烤虫,但对于那些可能潜藏在暗处的虫族余孽,他仍然心存恐惧。
这些虫族余孽就像幽灵一般,在胡川的心头萦绕不去。他不知道它们会在何时何地突然出现,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每次想到这里,胡川的心跳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一种莫名的恐慌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