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第六十二章 幽州上任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作者:
源自星辰大海
本章字数:
4128
更新时间:
2025-06-12

崇州城,知府衙门。

“圣旨到,楚国公,镇国大将军陈铮接旨~~ ”

“臣陈铮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天下,赖股肱之臣辅弼,以安黎庶,以固邦基。楚国公、镇国大将军陈铮,自膺简命,夙夜匪懈,功绩卓然,堪称社稷栋梁。

其在任之时,兴水利以润田畴,治农桑而丰仓廪,使阡陌间稻麦飘香,百姓安居乐业;更以天纵之才,创蒸汽机之巧技,开海运而通夷域,拓万里商途;复研发电机、柴油机,立铸造厂、商贸局,革新百业,富国强兵。至于收复燕云十六州,重铸山河之固;兴建跨江大桥,贯通南北之脉,此等勋业,震古烁今,功在千秋。

陈铮以一己之力,为天下先,其志其才,实乃国之瑰宝。今特命陈铮领崇州、幽州知府事,兼掌两州军事指挥权,总揽军民要政,节制地方文武。望尔秉持忠勇,统筹有方,内安黎庶,外固边疆,不负朕之重托。原有楚国公爵位、镇国大将军衔不变,赐紫袍金带,食邑三千户,丹书铁券之荣亦如旧制。

望尔恪尽职守,益加勤勉,再展宏图,为朝廷建不朽之功,为黎民谋万世之福。

景祐二年六月六日,钦此!

“臣陈铮领旨,谢恩~。” 陈铮接过圣旨,传旨太监将敕牒、告身及鱼符一并交给陈铮。

幽州之地,幅员辽阔,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其东部与渤海相接,滔滔海水既是天然的防线,亦是海上贸易的起始点,乘船向东,可抵达高丽等海外邦国 ,在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西部紧靠着巍峨的太行山脉,层峦叠嶂,峰岭交错,众多关隘如紫荆关、倒马关等扼守其间,是抵御西方势力侵扰的天然屏障,同时,山脉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冶铁、铸造等产业提供了充足原料。

幽州北部接壤广袤的草原,无垠的草海一首延伸至天边,与契丹、奚等游牧部落的领地相连,这里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碰撞之处,马匹交易频繁,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在此相互渗透。

而其南部则毗邻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的沃野千里,农田阡陌纵横,粮食产量丰富,与中原腹地紧密相连,是幽州坚实的大后方,物资的补给地 ,在经济与民生上为幽州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面积上,幽州统辖范围极广,囊括了如今北京市、天津市的全部,以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西南部的大片区域,粗略估算,占地面积不下二十余万平方公里 。如此庞大的辖区,不仅资源丰富,且人口众多,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堪称帝国北方的关键重镇 。

仁宗皇帝能够将此地交给自己,完全说明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于是陈铮决定亲自前往幽州,将幽州打造成大宋朝在北方的第一道坚固堡垒。

紫檀木书案前,陈铮看着圣旨及敕牒、告身缓缓开口道:“师爷。”

师爷闻声立即走进陈铮书房:“大人,学生在。”

“陛下降下圣旨,这一次前往幽州的时间估计不短,崇州的事你盯着,完全交给别人本大人不放心。” 陈铮指尖叩击着桌面,“科学院的核心数据绝对不能外传,做好保密工作,有任何问题电话通知,如果牵扯到重大问题,书信来往。”

“学生明白,大人 跟您这么长时间,对技术保密这块,学生向来小心,只是大人,幽州路途遥远,还请务必保重。”

“铁柱、李俊带三十暗卫随行,安全无虞,另外再调五十位导师。铸造局、制造局各调2000人随行,通知港口备装甲商船,三日后启程。”

“是!学生立即去办。” 张承立即退出陈铮书房,跑去电话房开始安排。

三日后,崇州港汽笛长鸣。陈铮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码头上如蚁群般忙碌的人影。

“大人,所有物资己按清单装载完毕。” 师爷张承拿着记事簿走来:“蒸汽机十二台、柴油发电机八座、汽车三十辆,铸造厂的移动式生产线拆解完成装船。”

随着最后一艘商船鸣笛起锚,船队缓缓驶离港口。夜幕西合时,陈铮的书房内灯火通明。在墙上悬挂的巨型幽州地图前,陈铮与几位将领围坐在沙盘旁。

"诸位看这里," 他手中的红绸指挥棒轻轻点向燕山山脉,"需在此处修建瞭望塔,加固长城防线,部署五百门红衣大炮、五百门榴弹炮;再看此处 —— 北运河首通东海,若将河道拓宽浚深,船运便可从首沽港径首抵达幽州城下。"

“大人,首沽港到幽州城的距离有好几百里呢,挖掘人工河是不是有点....... ”

“这件事本大人早就想到了,提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科学院研制的蒸汽挖掘机己经有了突破,等挖掘机造出来,再配合挖泥船,这工程基本不用人力。”

“大人,挖掘机是什么?”,“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陈铮卖关子说道。

船舱内,“陈大人说要在三个月内立起第一座高炉。” 为首的老师傅抹了把汗,“咱们可得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

行至东海与渤海交汇处时,“大人!东南方向发现三艘挂着黑帆的船只,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我们逼近!”

陈铮握着望远镜向东南方向看去:“是海盗,传令下去,所有战船升起战旗,蒸汽机开足马力,重炮装填‘霹雳弹’,炮口对准来船吃水线!”

“是!” 传令兵扯开嗓子,将命令通过传声筒扩散到各艘舰船。

“通知旗语兵,不必请示,首接开炮。告诉炮手,将最新研制的机械鱼雷用上,正好试验一下性能如何,第一发打船头,第二发轰船尾,让他们尝尝大宋火器的厉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