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刺现场,只剩下一片狼藉,还有身负重伤的陈冲及丧命的数人。远远围观的人,开始向齐剑馆等剑师描述一名白衣男子追杀锦衣男子的事迹起来。很快几家剑馆主事者和安全官,纷纷赶到查问,但不得其中详由。
午饭姗姗来迟,会场上迅速搭起了简易的桌椅,众多武者、来宾开始用起午饭,也有相当一部分携眷出宫,在附近歇脚。邢值趁此人来人往之际,带着婷婷低调地出了熙彩宫。安小小带着烟烟,也是尾随其后。
“一只会变化的异兽?一个不知来路的少年郎?”田浭缓缓放下茶杯,皱着眉头,思索不已。当得知那只神奇的黑猫是杨韵之物时,眼神闪过异彩,心中暗自打定主意。
他和屈绯又稍作交流,便结束了谈话。
++ 内侍指宫内太监,负责照顾王室起居 ++
苏尧发觉眼前的紫阶武者徐洛,实力确实强的令已咋舌。自已一个大活人被他携着,居然健步如飞,近景模糊,如马驹奔腾。徐洛紧盯前方,白衣男子正负伤急遁。
红阶中期修为,修炼气道和兵道鞭术。徐洛看在眼里,再两息便已追上,剑气如虹,白衣男子侧翻匐地,后臂已然血溅一身。徐洛再欲追剑,忽然一只丈高塔影袭来,他不避不让,剑气化解。消散的塔影,忽然变为火势,如幽灵般团团漂浮而来。
这是黑炎的弦术·浮屠鬼火?徐洛脑中闪现一词,好在他是水道武者,对付这式火道弦术自然不在话下,一击化解。其脑海中所想之黑炎,乃皇极门第二门主黑炎·狄覃。
那白衣男子已远远遁去,徐洛自忖继续追击也能如愿,但显然对方有帮手潜伏。且他原先追击亦为离开熙彩宫,顺势而为,倒并非定要为苏尧打抱不平。
++ 龙兽分为古龙种龙兽和新龙种龙兽,古龙种龙兽体内含有龙珠 ++
齐王宫位于临淄城西南,硕大宏伟,殿宇繁多,正中位置是一处百尺方长的禁池,盘有一龙,身于池内,仅有龙鳍浮出池面。禁池四周腥气熏天,令打扫的下人和附近的卫士作呕,这种腥臭一年会出现四次,都是禁池内的龙兽进食产生的。
齐王宫的禁池内盘有龙兽吞江,学名川蛟龙,弦武者所著之《兽篇》记载:“川蛟龙,亦可直呼蛟龙,中阶古龙种龙兽,体长五丈,内含龙珠一枚,四足三爪,银鳞,背生鱼鳍,立有三丈余,主擅水,其他诸道不一而足,免疫普通水道弦元攻击……”
后根据皇兽阁评级,川蛟龙的战力属第八等序列,同人族的紫阶初期小成至紫阶初期大成修为的武者相似。
九州大陆东方,古属青州,齐鲁之地人文较重,异兽数量相对少些,其他地区的异兽数量则多些。齐国王宫亦仅此龙兽守护田齐宗室,倒无其他同阶兽类。但如荆楚、西秦等王宫,不仅有守护之兽,还配有异兽部队作为王宫护卫军。
另,正灵五都之外的异大陆,异兽更是泛滥。
午时末,老齐王梦中发饿,始醒。他召见子女,并安排午膳。半盏茶功夫,四名子女快步而来,正是五子田晅,六女田蓉,七子田宏,九女田茼。
田晅、田宏公子装扮,两人才貌过人,田晅更具威严,实像君主。田宏更为内敛,平易近人,老好人样。两兄弟极为和睦,边走边聊,神态亲昵,兄友弟恭,绝非临淄境内传闻的势同水火之况。
田蓉妇人装扮,模样珠圆玉润,美艳大方,体态丰腴,原来已有身孕,秋后生产;田茼年轻可人,艳丽远播,她的皮肤白里透红,娇嫩的像水煮清蛋,吹弹可破,身材苗条,然稍显青涩,脸蛋就像瓷娃。
老齐王对待子女各不相同,因王后之因,爱屋及乌,甚宠田宏。其余二子,贤明如田晅,他亦未假辞色,聪慧如田脩,亦使魏为质。
待女,老齐王皆宠溺有加——因王姬皆为舒后所出——长女田苳下嫁赵国灵寿城,他为此五次移跸至灵寿小住,直到近些年身体不适,改玺书往来;
田蓉下嫁士师副将杜战,赐彩霞公主之名,但老齐王置殿于王宫内,便于照拂;
田茏自小短视,见物模糊,致内向寡言之性,老齐王便从小为她讲读,常伴左右。田茏信命理,四年前老齐王大病一场,齐廷内不知出处的谶语甚嚣尘上,田茏闻言巫祖祀的大巫慧能曾对父王剖析了应劫之法,故毅然决然地前往熙彩宫,誓为父王祈福六年;
田茼年方二八,正值青春年少,多方贵族公子、家族少主蜂拥求亲,老齐王一概拒绝,对她宠溺无比。而田茼亦温柔可人,行事有条不紊。
四人拜见老齐王后,赐座入席,一并用起午膳,席间竟无一语。老齐王吩咐项内侍宣丞相等人膳后觐见,后者慈眉善目应之。
膳毕,丞相休济霖、大司行单卓、大司田荣百汇、大司理马咸一四人,由士师夏侯渚引领,四人入宫拜礼。老齐王直言:“尔等非在宣政殿,无须多礼了。”士师夏侯渚令三名临淄齐阵阁的红阶武者,支起法阵结界,众人如沐春风,精神一振。
“今日寡人召集临淄子女,又宣休丞相、单司行、容司田、马司理来内斋,是想询问各位四件事。”老齐王确实显得老态龙钟,细数七官之时竟有绊舌。
齐国丞相休济霖,五旬年龄,鬓生华发,容貌无奇,他曾拜师舒门,为人老道圆滑,不结党营私,不轻与人为敌。早年任职临淄府,后相继任职七官之大司田、大司理,期间亲自将舒国舅判入牢狱;四年前在舒后的反对下,还是被老齐王器重,升迁至齐国丞相。
大司行单卓与此前祈天殿后院所见模样一致,一脸祥和慈善,宫服挺整,见礼到位。大司田容百汇面色泛黄,望之五旬,然身健体长,气度不凡。大司理马咸一,国字脸,嘴角蓄山羊胡,双眼如鹰,走路带风。
“再有半月,寡人便入耳顺之龄了……寡人记得月前,宏儿于拳术会盟受伤,今除愈否?(田宏敬回已除愈,老齐王缓缓点首)如今寡人又闻,宥儿亦受伤不轻,何人可给寡人一个说法?”老齐王问道。
此事在众人意料之中,昨晚老齐王因此辗转难眠,早有宫中内侍传信而出。
众人鸦雀无声,田蓉因孕,端坐座位,其他三子,则与休、单等臣分站两边。休、单等皆不做声,置若罔闻。田蓉与田茼亦眼观鼻,事不关已。
田晅候了片刻,终是站出两步,回道:“父王,前日柳暗花明一带遭贼人入侵,三王兄被伤,好在医师表明伤势不重,不日将愈。贼人身份,已由司理部和武者公会协同侦查,儿臣斗胆请父王下旨临淄府,一并参与搜寻,将凶手早日缉拿归案。”
“大王,臣今日一早已与即墨君(临淄武者公会名誉副会长)相商,侦查结果是——伤平原君(即田宥)者,乃外来武者,特征:颈有围巾。当前还在全力搜查。”大司理马咸一上前一步回道。
老齐王作迷茫状,却又微微点头,忽然记起昨日晚间其王弟即墨君田舸迟迟进宫,禀其噩耗之情。
他再看向田宏,后者面不露色,神态如常地站出两步,位于田晅身侧道:“父王,三王兄受伤一事,儿臣听闻后亦感同身受,得知三王兄具体是在牡丹苑宅内受伤。据儿臣所知,牡丹苑近来入住的,是饶邑绅民左图云及其家人,晅王兄所言的贼人和三王兄何故现身牡丹苑,并发生冲突,左家应当所知。父王,儿臣建议找来左图云,问清其中缘由。”
老齐王眯着眼,见那休济霖作壁上观,不见声响,但往后缩身。单、容等臣亦是充耳不闻,高高挂起。老齐王又看向田晅,后者面色气和,毫无情绪变化,心中暗暗点头。
“行了,最重要的是宥儿没事。”老齐王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晅儿、宏儿,寡人交代的事,完成如何?”
老齐王将田宥之事轻描淡写的揭过,田蓉、田茼有些意外,相互看了一眼。其余人等却是快速进入下个环节,毫无迷茫。
田晅回道东莱涝灾的治理方案与成效,一笔带过的叙述数方势力的帮助与资助;田宏也回道因宿鄣蝗害致十万百姓迁徙近况,捎带提了句宋国带来的盟约事宜。
大司田荣百汇亦陈述二位王子办事进程,未动用齐国府库,言语甚豪。
老齐王内心惊讶两人处理事务之速度及成效,完全无可挑剔,随即内心冒出无名烦躁,怊怊惕惕,神色变得严肃而又黑冷。
休、单等人一见老齐王脸色的变化,将准备好的溢美之词立马咽下。田蓉亦是一手按住田茼手背,止住其发声。整个殿内,一下子清冷起来。
“晅儿、宏儿办得好,哈哈,更难得的是你二人情重姜肱,寡人甚是欣慰。寡人那老友酓珩,就没这福分,荆楚四公之乱、王储丑闻,可谓闹得沸沸扬扬啊,哈哈哈……”约莫十息,老齐王又慢慢舒缓了脸色,起初的“办得好”还略有生硬,到后面的“老友酓珩”已经变得得意起来。
酓珩乃是当今楚王,四公之乱、王储丑闻是指他与几个儿子间的战乱与斗争。
“既是如此……寡人有个提议,不妨你二人互通有无、通力合作,当是为将来……咯……自今日起,各自处理对方剩下的工作。”老齐王再次眯起眼,下令道。
众人还未反应,身边服侍的项内侍却率先拍手叫好,大赞老齐王圣明、期待二位王子合作之举。除了田晅、田宏以及休济霖三人外,其余人皆惊愕异常。
单卓暗自心惊:大王所问,竟真如田宏所料。
“儿臣领命,必与王兄(王弟)通力完成任务。”二子齐声回道,毫无拖泥带水之象。老齐王面上笑意盈盈,不经意间,却是瞥向身边的项内侍一眼。
还有最后一个事。田宏心中暗道,他之前顺利推算到前三个问题,故而了然于胸,并无出丑之态。至于第四个事,他亦想了诸多备用,故而料想应是寻常之事,可顺利应付。他用余光看一眼田晅,并无特别发现。
老齐王稍作片刻,他的御案上堆着许多的折子,但也掺杂了许多古书籍与野史。老齐王年轻时博览群书,尤喜看些古书籍。因为自前周末期的战乱开始,除旧布新的浪潮席卷天下,大批量的古书籍遭到了毁灭与遗失,又大量标新立异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齐天圣王的《八部丛刊》。
这御案上有一份漆黑如墨的文书,置于顶上,它边上是一对白玉貔貅,栩栩如生,四只眼睛仿佛真的一般,看着老齐王。后者看了眼文书与貔貅,才开始说道:“寡人第四件事,是方才醒来想到的一个问题。
“今破晓睡去,做了个梦。寡人梦到一名老者,白袍加身,鹤发童颜。寡人记不清他来自哪,要去何处,他就这么坐在寡人面前的石凳上……嘿,寡人还没得坐呢,像被他训话似的,毕恭毕敬地站立着。
“老者问起寡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苍生之天下;国非万亩之国,乃天下为国。当上位者下伐,汝可脱冠卸龙、与民同袍,禅让圣贤,听其令,修矛同仇?抑或,拥兵自固,护其民卫其田,不侵不犯、偏安一隅?’。寡人听后,甚是奇怪,奈何此时饥肠辘辘,转而醒来。醒后寡人不断思索老者之言,也不曾想到该如何回答。是主动出战,与灾厄决生死;还是拥兵自固,坚守祖宗的土地与人民。
“尔等乃寡人最为骄傲的孩子,乃寡人最为信任依仗的臣子,来,各抒已见,给寡人分析分析。”
老齐王说完,环顾左右。众人都有些奇怪,一时间没人敢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