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第六十九章 虎贲中郎将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作者:
源自星辰大海
本章字数:
4126
更新时间:
2025-06-12

书房里,陈铮正在研究“小孔成像” 原理,光线可以将外界的景象投射到暗室的墙壁上,形成清晰的倒立图像 。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陈铮的思绪,铁柱抱着个木匣大步跨进书房:“大人,您要的几片镜子给您带来了。”

陈铮放下手中的草纸,朝书桌旁扬了扬下巴:“好,放在桌上吧。” ,“是,大人。”

“铁柱,你现在是陛下钦封的正五品虎贲中郎将,掌管上万人的部队,做事不能老是风风火火的,要稳重知道吗。”

“是,大人 ,属下记住了。”

铁柱在陈铮的大力推荐下,仁宗皇帝御赐钦封虎贲中郎将一职。

其核心职责是统领虎贲军这一精锐作战力量,这支部队作为冷兵器与现代军工融合的 “战争机器”,作战任务涵盖陆地攻坚、海上突袭、情报渗透等多元领域。

确保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各兵种既能独立执行任务,又能高效协同作战。

例如在突袭作战中,侦察兵先行刺探情报,突击队迅速穿插执行斩首行动,主力部队随后扩大战果,通讯兵则保障信息实时传递,这一系列行动均需虎贲中郎将精准调度。

“对了,狗蛋上学了吧?

铁柱挠了挠后脑勺,黝黑的脸上泛起尴尬的红晕:“回大人,去了两天,在学堂哭得嗓子都哑了,属下实在没辙,又给领回家了。”

“小孩子刚开始都这样,哭几天就适应了。” 陈铮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烟囱林立的工厂,语重心长道,“狗蛋都七岁了,识字断文的事儿,可不能再拖。”

“谢大人关心!” 铁柱胸脯一挺,粗粝的手掌在空中虚劈,“明天属下就把他往学堂一扔!要是再敢哭闹,我......”

“哎,教育孩子得慢慢来。” 陈铮转过身,笑着摆了摆手,“多讲讲道理,可别总想着用棍棒。”

“是!大人说得有道理,属下记下了!” 铁柱憨笑着应下,目光突然落在书桌上的几片镜子上。

“大人,您整日盯着这几片镜子琢磨,莫不是有啥门道?”

陈铮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伸手着镜面:“铁柱,你信不信,将来有一样东西,能把你现在的模样原原本本‘画’下来,永远保存?这东西,就叫照相机。”

铁柱瞪大了眼睛,喉结上下滚动:“要是旁人说这话,属下肯定当他白日做梦!但大人说的,属下就是相信!”

“哈哈,等造出来第一台照相机,先给你拍张神气的照片!” 陈铮爽朗大笑,话锋一转,“对了,科学院改良造纸术的事儿,进展如何?”

“正巧!属下刚从科学院回来!” 铁柱一拍大腿,满脸喜色,“那些工匠可真神了!新造出来的白纸又白又亮,晃得我眼睛都睁不开!”

“好!明日给皇上的奏折,就用这新纸!往后《幽州日报》也全换成它!” 陈铮双手抱胸,望着窗外蒸蒸日上的城市,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

“明白!属下这就去安排!” 铁柱抱拳正要转身,陈铮忽然开口:“虎贲营现在训练的怎么样了?”

“大人放心!” 铁柱胸脯一挺,眼中满是自豪,“虎贲营目前的训练科目完成得堪称完美!

冷兵器实战比赛,兵士都能过做到以一敌十;轻武器射击,新兵都能在百米外精准命中铜钱大的靶心,老兵们用短枪速射,五秒内就能打爆空中连续抛出的七枚陶罐!”

铁柱顿了顿,兴奋道:“装甲车协同作战训练,榴弹炮部队的装填手,最快能在十分钟内完成开炮准备,误差范围控制在半度以内!斥候队的情报传递演练,从发现敌情到将密报传回中军,最快记录己经缩短到一刻钟的时间!现在全营上下都憋着股劲,就盼着能上战场一展身手!”

“好,做好通讯兵的训练工作,还有应对极寒天气的情况。” ,“是,大人。”

“好,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铁柱转身离开了书房。

虎贲军作为陈铮麾下的精锐核心力量,堪称冷兵器与现代军工的完美融合,其规模与战力相当于现代重装合成旅编制,总兵力达 12000 人,下辖多个作战单元,分工明确且协同紧密。

兵员选拔极为严苛,均从全军各兵种的精英中千挑万选而出,每个人都精通长刀、长枪等传统冷兵器的实战技法,同时熟练掌握短枪等现代轻武器的操作。

虎贲军内,既有能近身搏杀、以一挡十的近战高手,也有精通远距离精准射击的神枪手,单兵素质远超普通部队。

装备配置上,虎贲营堪称豪华。1000 辆装甲车,2000 辆军用卡车,榴弹炮、火炮各500门,两条沿内长城及外长城的一级铁路路权,还有6艘柴油动力军舰的专属使用权。

人员编制为 1000 名侦察兵,2000 人的突击队,1000人的通讯兵,7000人的主力作战部队,1000人后勤保障,承担突袭、斩首等高危任务。虎贲军如全体出马,可以首接摧毁中大型一个国家。

看着铁柱离去,陈铮感慨,当年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铁柱也不过是一个在田间卖苦力的,没想到,陈铮不在对象,继续研究桌子上的镜子。

桌子上,是一个由密封的盒子构成的物件,盒子的一侧开有一个小孔,光线透过小孔,会将外界的影像投射到盒子内部的对面墙上,形成一个倒立且左右相反的图像 。

经过反复的实验,陈铮终于拿起旁边的电话机,“喂,科学院吗?立即安排照相机团队到会议室。”

“是,大人,属下立即安排。” 电话那头听见是陈铮的声音立即躬身答应道。

挂断电话,陈铮驾车首奔科学院而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