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多事之秋
张千意缓缓的睁开眼睛,春日的阳光便透过轻薄的月光纱温柔的照了进来。这月光纱还是去年夏天用上的,到现在都还没顾得上换。
乳娘冯氏见她醒了,麻利的掀起窗帘来道:“小姐,别躺着了。今儿事可不少呢,那边学堂里该去请女先生了。老夫人和夫人都不在家,昨儿白云观里来信说咱家老爷吃了自已练的丹药身上不好。今儿一早老夫人和夫人都上山去了,一时之间怕是回不来。这边大小姐身上不好,昨晚闹到半夜才歇下了。”
张千意穿着衣裙道:“知道了,乳娘,你先去给女先生的束脩称好,以前给多少现在还给多少。”张千意想了一会子道:“再多称些吧,可别委屈了女先生。”
春兰端着热水进来,拧好了热帕子递给张千意道:“少爷来信说,他再过个五六日就回来了,让小姐不要担心。还说少爷就不回家了直接上白云观去了,家里的事叫小姐不要忧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少爷会替你顶着的,你尽管放心去做就是。”
闻言,张千意嘴角上扬:“还是爹疼我。”
冯氏称好了银子,又用一个大大的荷包装好道:“银子装好了。”
张千意洗好了脸坐在梳妆台前道:“乳娘,你去看看姐姐那边能不能起身,吃了药可好些没?不管怎样,叫她多休息几日,女先生那边我会替她请假,叫她不要着急。”
冯氏点头去了,夏荷拿起梳子替张千意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正要把镶嵌红色宝石的簪子插上去时,被张千意打断了:“换成素色的吧,近日来家里都是事。”
夏荷应了,嘀咕了两声道:“哎,这年刚过去。算什么事呢。”说着,便拿起素银簪子。
张千意梳好了头起身往外间来,早饭已经备好了。有水晶小笼包和小米粥,各色的点心和果子。
春兰道:“今儿事多姑娘多用些吧。”
刚吃完早饭,冯氏便进来了道:“小姐,大小姐那边怕是不好。我去的时候大小姐醒着呢,没什么精神,病怏怏的,小脸儿也白着呢,一点儿血色都没有。”说着,冯氏便抹起了眼泪来。
“今儿是宴师的大日子,等我拜完女先生再回来看姐姐。”说着,张千意便带着春兰和夏荷往竹溪院去了。
冯氏目送张千意出门,又回头去做针线去了。
张家这一代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张千珠,今年才九岁,从出生就开始喝药了。张千意,今年八岁,身体倒是康健,就是脸上有一个小小的胎记。
张千意带着人穿过长长的廊道,脚步有些急切。
她三岁就认字了,五岁拜师,算是天资不错,很得女先生的喜爱。今儿开春她就有些想念女先生了,心里又担心自已的姐姐,真恨不能一身两用。
到了竹溪院,女先生杨清已经等着了。张千意恭恭敬敬的行礼跪拜,又拿出束脩递给杨清。
杨清笑着拿了束脩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又拿牵起她道:“快起来,这天还冷着呢,不必那么早就来。”
“弟子想念先生了,想早点见到女先生。姐姐也想着先生,只是姐姐身子不好,今儿更是连起身都不行了。希望先生不要怪罪。”张千意恭敬的站在一旁道。
“这有什么好怪罪的,你姐姐的身子我是知道的。再说,我这正经的弟子就你一个。收了你们家双份束脩到叫我心里不安。”杨清让张千意坐下道。
“这份束脩是先生该得的,先生做的事是善事,千意更是钦佩无比。我张家无权无势,只有这些黄白之物,但能助先生一臂之力也是我们的造化了。”张千意正色道。
杨清满意的点头道:“你这样很好,这世间女子总是有诸多不容易的。我能救助一部分女子,却不能救全天下的女子。再者,外面传言总是不堪。”说到这里,杨清低下了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先生没有做错,外面的那些话,不过就是想让先生同诸多女子们一样依附于家里。温柔顺从,面对不公不敢反抗罢了。千意有幸生于富贵之家,但也愿意为救助这些困苦的姐妹出一份力。”张千意坚定的道。
杨清笑着道:“千意,你若是一个男子该有多好啊!”
“我若是一个男子可能就看不见这些了,先生女子不比男子差。我张千意不比任何男儿差!”
“是了,你啊,是我所有学生里面最有趣的那一个。罢了,你今儿怕是也无心学习,你回去照顾你姐姐去吧。我听说你祖父……,罢了,不若我放你三个月的假。刚好,我也要出一趟远门。”
张千意睁大眼睛问道:“先生要去哪里?”
“去京城,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
“那我叫人护送先生上京,如今外面正乱着呢。”
杨清点头道:“是啊,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不必叫人护送我,你们家也不容易呢!”
又闲聊了一会儿,张千意便拜别了自已的先生。
又去了张千珠的福康院,福康院里一股子药味儿,一进去张千意就打了两个喷嚏。
张千珠身边的大丫头春荐见状连忙领了张千意进去,房间里还烧着地龙,热得不行。张千意一进去就脱了衣裳。
张千珠笑着道:“妹妹还是那么怕热。”
张千意上前拉着张千珠的手亲亲热热的问道:“姐姐,可好些了?早饭吃了什么,吃得多不多?”
张千珠一一答了,张千意才点了头道:“我的乳娘来瞧了你,说是你精神不好,可把我吓坏了。爹爹也快回家了,说是直接上白云观了,要等白云观里的事了了才会回家来了。对了,先生要出门三个月,咱也好休息。特别是姐姐,更应该保养好身子才是。”说着,替张千珠掖好被子。
张千珠脸上没什么肉,瘦得厉害。闻言也只是笑笑。